俄科學家解釋北極出現臭氧洞的原因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6日電 俄科學院計算數學研究所主任研究員葉甫根尼∙沃洛金對衛星通訊社稱,北極臭氧層嚴重變薄的原因與俄羅斯暖冬的原因相吻合。
Sputnik

俄空降部隊全球首次從北極平流層下界開展空降訓練
此前,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納利斯表示,北極上空的一個巨大臭氧洞已關閉。

沃洛金表示:

“這樣的洞總是與大氣層異常有關。同時,這種異常是全球性的。 其過程為在所有海拔的溫帶緯度上吹起更強的西風。在地球表面,它帶來了更溫暖的大西洋空氣,並且在平流層中,它阻止了溫暖空氣流入北極。來自熱帶的空氣不會滲入北極,而是會冷卻,因此存在臭氧層被破壞的條件。”

他還指出,臭氧層嚴重變薄和俄羅斯的極端暖冬是同一過程的體現:強勁而持續的大西洋氣流。

沃洛金表示:

“2011年是同樣的情況:暖冬和大洞。該規則幾乎總是有效。如果俄羅斯有異常暖冬,則很可能意味著有形成臭氧空洞的趨勢。這裡很難說明哪個是原因哪個是結果。”

該學者指出,臭氧層受破壞降低了人類、其他有機體和植物對紫外線的防護。

沃洛金補充稱:

“近40年內,北極地區僅在1995-1996年、1996-1997年、2004-2005年、2010-2011年、2015-2016年冬季觀測到臭氧層受嚴重破壞。”

該專家認為,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北極地區異常臭氧空洞的發生將略有增加。

應當指出,《蒙特利爾議定書》國際協議有助於維持臭氧層。它於大約30年前開始生效,從那時起,消耗臭氧層化合物的排放量已大幅減少。但在過去30年中,對臭氧“有害”的顆粒數量減少了10-20%,因為它們能夠在大氣中存在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