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強大金融刺激因素 中國仍能成功應對經濟下滑

中國將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保持溫和的貨幣政策,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表示。他表示,中國政府不會像2008年那樣用流動性充斥整個經濟,因為這有可能導致通脹率上升和信貸規模增加。
Sputnik

專家:中國經濟同樣受國外疫情影響 三季度或期待正增長
已經知道,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出現1992年以來的首次下跌,跌幅6.8%。固定資產投資及零售額降幅更大,接近20%。此外,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下降不可避免,這也將使中國經濟復蘇更加艱難。根據IMF的估計,美國第二季度GDP可能下降近四分之一,到今年年底,預計下降5.9%。意大利今年GDP將下降9.3%,西班牙下降8%。

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實行貨幣激勵措施。不過,其中一些國家在危機爆發前就已將利率降至零,因此其央行已經沒有太大回旋餘地。像日本和許多歐洲市場現在已將利率降至負值。就連美聯儲也將利率設定為0.00-0.25%。

當然,中國也採取了貨幣刺激措施,但比西方夥伴更為謹慎。 3月中國人民銀行將七天反向回購利率降至2.20%,從而兌現了其在G20領導人緊急峰會上就實施貨幣寬松措施做出的承諾。不過,正如行長易綱所說,如果經濟刺激措施過大,就會加速通貨膨脹並導致槓桿率偏高。取而代之的是,央行更傾向於間接支持。中國央行不止一次降低銀行的準備金率。結果,銀行出現了近1.8萬億元人民幣的可用資金,用於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為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提供支持。槓桿在中國經濟中所佔的份額已經很大:去年債務與GDP比率為245%。易綱認為,應該努力使債務佔GDP比重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在以前的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這次危機不同於以前的危機。她認為,這場危機不是由基本的經濟原因引起的,而是由疫情引起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直接的貨幣刺激措施未必奏效。劉英說:

“我認為,正是因為當下的危機是由於疫情衝擊的,應對危機僅依靠放鬆貨幣政策、大量發鈔來刺激經濟可能並不會管用。在加大宏觀調控的逆週期調節力度的同時,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精准施策,比如針對中小微企業採取支持政策,針對投資和消費的刺激及促進措施等等。此次對衝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需要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更多從宏觀調控角度考慮加大財政支持。為防控新冠疫情,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央行已經釋放了數萬億美元流動性來保證市場流動性,增加信貸來支持戰疫和小微企業發展,還有降准降息空間和工具為防控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和影響。而我國在財政政策採取加大支持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確實拖動落實了不少政策舉措,包括但不限於防疫期間對前線醫生、新冠病人的全面資金的支持,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各種財政支持,給企業減負,包括減稅降費等。在疫情外部危機衝擊下,我認為還需要適度提高財政赤字率,釋放更多的資金,也包括發行特別國債,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增加更多財政支出的空間。增加政府在新老基建的支出,以財政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進來,加強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推動基建、房地產和製造業三駕馬車拉動投資,推動投資、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2008年為了克服危機,中國政府撥出了空前規模的4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援助。這筆錢被用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房地產市場。一方面,它支持了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它造成了許多行業的根本失衡和產能過剩。出現了“多餘的”國際機場,車輛並不多的多車道高速公路等。此外,信貸融資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作為複雜投資產品的負責資產管理的准銀行進行的。所有這些都給金融體系的穩定帶來額外風險:結構性失衡會引發投資回報問題。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監管機構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逐步降低經濟中的槓桿率。

因與美國的貿易戰,對這些計劃進行了調整。為了支持企業和經濟增長,必須放寬對信貸增長的限制。但是,正如易綱所說,這並不意味著要放棄槓桿政策。只是需要一種更靈活的方法:不給公司斷供氧氣,但另一方面,不用廉價的流動性充斥經濟。

劉英專家認為,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而不是直接向經濟提供金融支持。這將幫助中國擺脫危機,並變得更加強大,為進一步增長提供長遠的根本支撐。劉英專家接著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時刻,我認為也需要深化改革,包括結合戰疫的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文件,完善市場機制,釋放土地、資金、勞動力、信息、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如果能夠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真正激發每一個市場主體活力,那麼經濟將能夠較快復蘇起來。”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六保”,作為政府支持經濟復蘇的側重點。這“六保”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因此可以理解,在實施經濟政策時將如何確定優先事項。中國也許不會不惜一切代價支持GDP增長,而是將重點放在確保經濟實體的正常運轉和居民就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