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戰中,由於貿易不平衡,中國無法對美國予以對稱回應。世界上這兩個最大經濟體對抗正酣之時,美方幾乎對所有5000多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而作為回應,中方則對1700多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中方規定的關稅稅率為5%至25%不等,具體視商品類別而定。在與美國的貿易衝突中,中方使用的重要工具是非關稅措施,例如,將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此外,美方舉措也在很多方面損害了美企的利益。例如,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後,美企若無特別許可不可向華為出售配件和軟件,而結果是,美企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後,可能損失100多億美元。
中美於上個月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規定雙方相互讓步,以進一步解決貿易衝突。美方承諾不加徵新關稅,並將對12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下調至7.5%。中方則承諾在兩年內至2021年增購2000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的美國工業產品和農產品。協議未規定中方須削減關稅,實際上也沒這個比要,畢竟已定下增購目標,至於收不收稅已經不重要了。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剛簽署,一些美國專家就對中國能否履行承諾表示懷疑。中國官員一再表示,將根據市場需求增加進口美國商品。專家指出,中國自身需求已經完全得到滿足,包括依靠進口。中國履行對美國的義務只有兩種情況,要麼直接用美國商品替代其他國家的商品供應,要麼中國經濟增長顯著加速,國內需求驟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發使中國能否履行自身義務進一步受到質疑。特朗普的經濟助理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受疫情影響,第一階段協議可能會延期履行。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鄭安光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中國此時宣佈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減半表明,北京想讓合作夥伴相信,儘管存在不可抗因素,自己仍準備履行所有義務。鄭安光說:
“第一階段協議已經達成,雖然中方遇到了疫情這種不可預測的突發性因素,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需要遵守承諾,按照領導人計劃的步驟,一步步去實施相關的政策,同時也為下一步第二階段的談判創造一個好的氛圍從短期來看,疫情肯定會影響下一階段的談判,尤其是具體的談判時間節點。而且國內面臨著較為緊迫的突發狀況,領導人可能會更多地把精力放在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上。但是從長遠來說,我認為疫情不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的整體走向,即使疫情可能對中國的經濟或貿易有所影響,但是尚在可控的範圍內。”
鄭安光表示,中國過去對抗非典的經驗表明,對經濟的嚴重影響主要發生在疫情爆發的最初階段。疫情一旦得到控制,經濟就會恢復增長。根據多方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不足5%,但之後經濟增速會再次提升,恢復到5.5-6%的水平。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影響GDP全年增速目標。最後,中美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需要進行重大結構改革才能解決。所以,當前疫情未必會對這一長期過程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