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使桂從友在接受瑞典電視台CTV採訪時形象地回應了對中國的批評。
桂從友大使說,“這讓我產生一個聯想:一個48公斤級的輕量級拳擊選手,天天跑到一個86公斤級的重量級選手家門口叫囂要打擂台。86公斤級的重量級選手出於友好善意和保護這位輕量級選手的考慮,勸他離開,該幹甚麼幹甚麼去。但這位輕量級選手不聽勸,執意要打擂台。你認為這位86公斤級選手有甚麼選擇?”
瑞典外交大臣安·林德在接受同一電視頻道採訪時,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可接受的威脅”。桂從友大使1月21日被召喚到瑞典外交部,議會中三個政黨要求將他驅逐出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崔洪建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強調,這不應被視為一個大國對小國的威脅,何況大使本人警告說,對他言論的這種解釋是非法的。
崔洪建專家說:“大使在接受瑞典電視台採訪時,關於他的這段話,其實後面還有一些解釋說明。如果只是單獨提出這句來看,我覺得可能不太客觀。而且桂大使後來回應表示,希望避免將這一描述解讀為威脅。
“我個人認為,大使可能只是在描述一個客觀的事實,就中瑞兩國而言,在國家的規模和體量上的確存在差異。那麼對中國來說,中國有自己的治理經驗,有自己的歷史傳統,有自己的政治經濟發展目標,而這在外界看來可能是很難完全理解的事情,應該說他們也缺乏一些條件和基礎去指導中國,我想大使或許想表達這一觀點。
“當然,這個比喻是否恰當,可能大使有自己的理由。但是這一段描述不應該被理解為中國想要威脅一些比它小的國家,而是說中國希望外界包括一些國家意識到,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問題,可能有時候會以偏概全,或者出現很大的誤讀和誤解,這實際上並無助於真正地發展兩國關係,我覺得這可能也是大使想要表達的意思。”
中國問題專家、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教授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在評論此事時指出,中國一向非常關注外國主流媒體上發表的有關自己的文章,而且作出的反應幾乎都一樣,也就是說,請對方降溫,開始某種建設性的討論。
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說:“我在瑞典媒體上看到許多文章,它們的確屬於‘輕量級’,最主要的是,它們不是基於深層次的分析。中國對任何媒體中基於對經濟和政治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都持非常好的態度,但它非常不喜歡憑業餘水平評判自己。也許是因為瑞典在研究中國以及與中國互動方面沒有足夠的專業上的權威。
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認為,瑞典和中國之間的外交醜聞是中國和一些西方國家之間政治對抗的又一個階段。崔洪建專家指出,近年來中瑞關係中的政策和意識形態可能取代貿易和經濟合作這一優先方向。在他看來,瑞典應該反思對中國的態度,以發展雙邊關係。
崔洪建專家說:“近兩年來中瑞雙邊關係出現了一些問題,我想主要原因還是雙方所處發展階段存在一些差異,包括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都不盡相同。另外,在政策等方面我覺得雙方都在進行一些調整,可能瑞典的這種變化在外交層面要更快一些。眾所周知,整個歐洲當前對中國的認識有些消極的趨向。在這一背景下,瑞典可能也會受到一些來自於外部的壓力。因此它可能會進一步調整對華政策等等,比如,前些年經貿合作在中瑞關係上是優先議程,那麼近來有可能優先順序會發生變化,一些涉及政治、安全、甚至意識形態的東西會上升。所以我個人認為,瑞典應該去反思,在中瑞關係發展中,究竟應該把甚麼放在最優先的位置。”
去年秋天瑞典文化部部長阿曼達·林德不僅出席了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筆會”為被中國拘押的桂民海的頒獎儀式,還親自為其頒獎。中國外交部稱此次到場是“錯誤”,並警告斯德哥爾摩不要做出任何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主權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