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多國科技界友人樂觀看待與中國合作

據《科技日報》報道,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多位國際友好人士發來親筆文章或接受記者採訪,談及自己關於中國科技發展與進步的切身體會,並表達出未來與中國開展科技合作的熱忱期待。
Sputnik

科學技術正支撐中國快速發展

日本科學技術促進機構創始人衝村憲樹的署名文章提到“中國已建設起了里程為日本10多倍的高鐵和高速公路、機場與港灣設備新穎的,擁有最先進的通信網和電力網,正在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超高效率經濟體。”

《面對面》節目:俄中合作科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美國科睿唯安亞太區分析師王琳從全球文獻數據視角,梳理了中國基礎科研進步,“1980年以來,中國眾多學科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材料科學論文產出總量位居全球第一;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學,8個學科論文產出居全球第二;2006年,中國科研論文產出量首次超過英國,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

與全球相比,中國的科研論文貢獻量只是中國對世界科技發展貢獻的冰山一角。那麼,外國友人眼中的中國科技發展源於何處?

英國布萊德福德大學高分子多學科研究中心主任、皇家工程院院士菲利普·寇茨教授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支持科研的力度超過西方;安徽大學的伊朗數學家阿里·穆罕默德也表示,“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對科技發展,尤其是基礎學科研究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與世界數學界的同行交流時,包括美國數學家都在說,現在做科研,應該去中國。”

對未來與中國開展合作,多國外國友人對此抱有期待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諾獎得主保羅·納斯爵士認為,“科學有共同的語言,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不僅對科技發展非常重要,是促進國與國之間友好交往的重要手段。”

歐盟駐華代表團科技參贊魏立國發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國在科技創新各個領域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他期待在未來與中國在‘地平線歐盟’框架計劃內,開展更多科技創新合作”。

法國梅里埃基金會主席梅里埃接受科技日報專訪時表示:“中法兩國在醫藥領域保持著高度開放,雙方有著極好的合作。國家出於政治原因阻遏科技交流是錯誤的,而法國將始終扮演對華高度開放的重要角色,兩國在民用核能、生物學等很多重要領域都將持續深入合作,且這些合作是雙向互利的。”

加林娜∙庫里科娃:中國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視頻)
“烏中科技交流合作共贏有利於整個世界。”烏克蘭《政府信使報》記者斯坦尼斯拉夫·普羅卡普丘克認為:“烏克蘭與中國在基礎科學應用技術,以及創新領域建立聯合科研與創新中心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科教領域負責人亞歷山大·吉特科夫表示,兩國高校開展的合作項目將不斷增多,也將“帶來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和互惠互利”。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以色列著名醫學專家莫瑞斯·托帕茲表示:“醫學領域具有獨特的多樣性,對中以兩國同行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