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但增長質量更高

中國經濟增長2020年即將放緩,低於6%。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預測。在《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們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不超過5.8%,低於起初預計的6.1%。
Sputnik

德國把中國定為優選方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們把中國經濟放緩歸結於各種外部和內部因素上。首先,美國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壓力。美中雙方在第13輪貿易談判後達成了“首個階段”的中期協議,規定中國採購大量美國農產品,以換取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把中國2500億美元輸美商品關稅稅率從25%上調至30%的承諾。但現階段的關稅稅率仍像過去一樣有效。況且,關稅稅率在12月時將有進一步上調的前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計算,由於貿易戰,世界產品產量2020年將減少0.8%,這相當於7000億美元的損失。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在這種情況下,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將至少減少2%。結果,世界經濟增速將放緩到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最低值。
但各種國內因素也將對中國構成壓力。為了擺脫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中國曾向本國經濟注入天量信貸。影子銀行業獲得發展,地方政府債務增加,而這些債務的確表面上來說存在於私有公司的平衡表中,即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中國利用信貸資金實現了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種措施確實幫助了中國GDP在危機情況下增長。但一切變成了壞賬累積,政府開始與金融槓桿(leverage)作鬥爭。
但貿易戰破壞了原有的計劃。中國經濟開始嚴重放緩,需要新的刺激因素。當局多次降低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以釋放新的流動性。加工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6%降低到13%,交通業、建築業和其它部門的稅率從10%降至9%。此外,中國當局還把雇主社保繳費率從20%下調到了16%。按照經合組織(OECD)的估計,2019年中國的財政刺激相當於GDP的4.25%——同比幾乎高一倍。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廣播電台記者,中國將繼續優化維持經濟增長的財政機制。

梅新育說:“中國經濟以前積累的一些風險,這幾年正在陸續釋放。在釋放的過程中,都會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這種風險從可能變成現實的概率有多大?我認為在50%以下。因為在保持經濟穩增長方面,中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手段和調整空間都還比較多,在世界經濟大國中,可調整空間應該也是最大的。另外,當經濟出現問題時,體制決定了中國能夠比較迅速地做出決策,落實穩增長的措施,這也是其他的經濟大國所無法比擬的……我個人還認為在財政政策方面,可以優化中國財政支出的結構,減少奢靡性的消費支出,增加生產性的投資支出,以激勵國民進行更好的勞動。特別要取消那些低效率、無效率甚至是負效率的項目,讓中國的財政政策發揮更大的作用。”


電子商務:中國的戰略性創新
按照中國統計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僅為6%。這是自199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負責起草本年度《世界經濟展望》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們說,從另一方面來看,經濟增速下跌對中國來說沒有那麼重要。要知道中國正在積極轉換自身增長模式:從投資驅動型向國內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轉變,將使中國抵御外部震蕩的能力更強,而經濟增長的質量也將更高,雖然經濟增速已經不是那麼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中說,世界任何國家都不會再以10%、8%或者7%的速度增長。這是經濟新常態。
梅新育說,但對世界其它地區來說,中國經濟放緩將帶來極大的風險。


他說:“自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每年都在3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達到了40%,是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進口大國、對外直接投資大國。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明顯減速,那麼對中國所有的貿易夥伴而言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不管是向中國出口,還是從中國引進新技術和投資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專家指出,儘管如此,為了維持包括國際公司在內的實業活躍度,中國國內的投資環境仍然有所改善。中國國務院不久前取消了針對外國金融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各種限制。現在外國金融公司和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成立純外資公司。新修訂案將從2020年1月1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