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北極戰略劍指俄羅斯與中國

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旨在阻止俄羅斯北極航線(NSR)的“北極戰略”。專家們認為,未來幾年北極將成為大國對抗的舞台: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北極航線的反對者,另一方是俄羅斯及其合作夥伴。
Sputnik

由美國軍事部門擬定的此份文件強調,北極"對美國國家安全有著直接影響"。華盛頓的主要任務是"部署一支更穩定、更靈活的作戰部隊,以便能為這一重要地區提供競爭優勢"。除了北冰洋,還包括白令海峽以及格陵蘭島、冰島和挪威地區的海上走廊。

俄羅斯將至2022年在北極建造導彈襲擊預警雷達站

但問題是,美國在北極僅有阿拉斯加內的一塊不大的領地。因此華盛頓首先開始向北約盟國施加壓力,以確保無阻礙和無限制地進入北極地區。

例如,在今年年中,白宮建議加拿大忘記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北極走廊所擁有的專有權。美國海軍部長理查德·斯賓塞此前曾宣佈他打算增加美國海軍在加拿大北冰洋地區的實力,並在那裡增加軍事設施的數量。
許多專家認為,特朗普從丹麥購買格陵蘭島的想法也是源於美國希望在極地水域建立軍事基地。

此外,美國"北極戰略"的目的是為了削弱該地區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和中國。華盛頓特別擔心北極航線:美國人認為這個項目的目的是莫斯科和北京試圖佔據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關鍵位置。

北約盟國也同白宮有著一樣的擔憂。8月底挪威首相伊娜·瑪麗·埃里克森·瑟雷德表達了對NSR環境和經濟方面的關切,並打算測試符合歐洲標準的路線。

挪威欲檢查俄羅斯北方海路

西方強調的環保理由並沒有給莫斯科留下甚麼印象。俄羅斯駐挪威大使館高級顧問弗拉基米爾·伊蘇波夫強調,是在我們的領海實施NSR項目,奧斯陸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個傍觀者。

俄羅斯本身十分重視北極項目的環境安全問題。八月中旬,"索夫科姆弗洛特"(Sovcomflot)航運集團旗下的大噸位純清潔燃料油輪"科羅廖夫廣場"號在世界上第一次穿越整個北極海路。該集團共有6艘"環保"系列船隻。

在北極水域越來越少地使用"臟"的柴油發動機的船隻,俄羅斯將擴大本國核動力船隊。"聯合造船公司"(USC)總裁阿列克謝·拉赫曼諾夫告訴記者,"從明年起,國際海事組織將海洋燃料中允許的硫含量從3.5%降到0.5%。北極海路對於擁有大功率發動機的船隻的需求將增加。但也有其他選項,比如,核動力船隻。它們的尾氣排放為零。而這,例如,對北極航線來說尤為重要。"

國外專家也持近乎相同的立場。例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能源專家塞繆爾·富爾法里就直言,俄羅斯"不要屈服於環保組織在核能問題上的挑釁",並對"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的啓用給予了高度評價。

俄羅斯也有在利用NSR方面的盟友。10月初冰島共和國駐俄羅斯大使Berglind Asgeirsdottir說,雷克雅未克"十分關注該項目的發展情況",並考慮專為通過北極海路的大型船隻建造國際港口的可能性。

9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對與俄羅斯合作開發北極航線表示滿意:在韓國船廠正在建造15艘破冰船油輪,以便沿北極航線運輸液化天然氣。

專家們並不懷疑,在未來幾年東西半球間的大部分商品將依靠北極路線運輸。此條路線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線路縮短了近一個月。此外,它也更安全,因為這裡沒有索馬里和其他海盜。

俄羅斯計劃到2024年將NSR每年運送的貨物提升至5000萬噸。俄聯邦原子能集團北極路線項目負責人維亞切斯拉夫·魯克什認為,不僅能實現這個指標,甚至還有可能超過它,這要歸功於正在建設的"北極LNG-2"(從那裡每年將輸出1800萬噸液化天然氣)、泰米爾"東方煤炭"貨運基地(2000萬噸煤)和派亞哈油田(超過500萬噸石油)等項目的能源出口。

當然,這裡指的不僅是化石燃料。俄羅斯還將繼續實施其他大規模的北極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