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光陰:中國的成就,印度的經驗

七十年前,中國和印度大約同一起點開始發展。經濟總量、社會經濟狀態類似,但兩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印度走的是民主發展模式,而中國選擇的是帶有市場要素的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之路。70年後的結果說明:中國模式要更加有效。
Sputnik

《印度時報》援引馬迪森計劃(Maddison Project)測算指出,1950年前,印度某些指數甚至要比中國強。印度的人均收入是619美元,而中國是439美元。印中的人類發展指數(HDI)分別是0.163和0.160。但到1980年,兩國的差距開始拉大。印度當時的人均壽命是54,受教育程度是43%,而中國分別平均是64歲和66%。

《印度時報》承認:人力資源和社會領域發展是中國的最重要成就。即使在困難的大躍進和文革期間,中國也高度關注普通教育體系、衛生健康和基礎設施的發展。與此同時,據聯合國數據,印度53%的家庭迄今甚至還沒有廁所。70年時間里,兩國在社會福祉和居民享受基本衛生基礎設施方面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鴻溝。

外國投資者逃離印度,但印度又不想獲得中國幫助

社會福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的發展水平。儘管印度走的是"西方式"民主道路,而中國維持自己的中共佔主導地位及市場機制共存的政治體系,但中國確實要更有效率。根據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9),營商氣候吸引力方面,中國在世界佔第46位,而印度是77位。印度的民主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阻礙正常發展的官僚主義。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列克謝·庫普里揚諾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這樣指出。

他說:"上世紀90年代初,印度進行全面市場改革。在此之前,是所謂的‘文本主義'(Licence Ra),一切都以文件為本。想有自己的生意,平均要辦理85份各類文件。官僚臃腫,且每天僅工作兩個小時。最終,辦理手續的過程要拖到無限期。"

此外,中國將競爭優勢完全發揮出來,而印度卻沒能利用好廉價勞動力。中國開始發展需要很多勞動力的輕工業,但印度將精力用在重工業方面,無法保障就業率。庫普里揚諾夫強調道。

他說:"原則上說,印度的經濟結構不同。印度人相當順利地發展了重工業,但也落後於中國,一切管的太多。然後開始追趕,發展服務業。這種模式有自己的優點,但這主要涉及到工業規模,印度與中國相比落後了很多。"

與此同時,專家不認為印度走這條道路是失算的結果。重點放在重工業,是完全正確的決策。目前,重工業是印度的經濟基礎,在全世界發展服務業也完全符合邏輯,阿列克謝·庫普里揚諾夫這樣認為。要知道,印度大多數人懂英文,與中國相比,在和外國溝通方面有很大的優勢。這對服務業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印度不會走中國之路,因為政治體制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中國模式在印度條件下是無法運行的。印度國家公共財政和政策研究所的教授努穆爾蒂(N.R. Bhanumurthy)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這樣指出。

他說:"中國更注重生產,因為擁有相應的優勢。為此需要發展生產,需要彈性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而在服務業領域,資本更為重要,而不是土地和勞動。這就是我們發展服務業的原因。沒有必要將中印兩國的發展成績相比較。要知道,經濟發展不僅取決於經濟本身,還取決於政治經濟和其它一系列因素。印度和中國的政治條件不一樣。這些條件,對我們來說要更為適合。確實應該承認中國的成績,但我不認為,這種模式可以用在印度。"

一方面,印度在國外贏得民主國家和自由市場聲譽,這對吸引外資有利。但另一方面,政治體制有時嚴重阻礙發展,需很多的時間和資源用於各種協商。比如1999年,時任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啓動新德里-孟買-清奈和加爾各答之間的高速公路項目,修路工作應在2006年完成。但實際上,2012年才開始啓動:從居民購買土地需要很多訴訟,官僚主義以及融資不足,所有這些將修路時間又拖了6年。

其結果是,民主國家印度的GDP要比中國少5倍,中國工人的生產率要比印度高出5倍。這是麥肯錫提供的數據。中國的中產階級快速形成,也就是說,消費能力大大增加。對於投資商來說,評估市場前景,這是一個最為重要的指數。另外,印度人均GDP僅是中國的22%。再有,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印度的赤貧人數約佔居民總數的5%,而中國要少於1%。

專家阿列克謝·庫普里揚諾夫認為,印度目前正進行全面變革,即有經濟方面也有社會方面。如果一切成功的話,那麼印度將向前大大躍進。莫迪政府推出的"印度製造",是一項工業、基礎設施和物流發展的綜合性計劃。

如果能夠成功落實,那麼印度人的社會經濟狀況將得到大大改善。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人對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不感興趣。他們試圖走自己的路,即使不能趕上中國,起碼也能在世界價值供應鏈上佔有自己的位置。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印度落後於中國將不具備特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