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在鄂霍次克海發現未知鯨魚物種

日本北海道大學松石隆教授領導的動物學家團隊發現了生活在鄂霍次克海的新鯨魚物種。該物種屬於齒鯨亞目、喙鯨科(Ziphiidae)、貝喙鯨屬(Berardius),個體長度不超過6.9米。
Sputnik

北太平洋地區此前只發現過一種貝喙鯨屬,也就是貝氏喙鯨(Berardius bairdii),其近親阿氏貝喙鯨(Berardius arnuxii)生活在赤道南側的溫帶水域。貝氏喙鯨長度為9至12米,額頭凸出,嘴部曲線較長,背鰭位於背部中央後方,較小呈三角形,且末端為圓形。貝氏喙鯨體色為棕色,胸鰭、尾鰭和背部顏色較深,腹部顏色較淺。

貝氏喙鯨通常會組成緊密的群體,有時達到30只。潛水時間通常在10-30分鐘,有時長達1個多小時,潛水深度超過1000米。深潛後,在海面換氣停留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貝氏喙鯨以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為食,預期壽命超過84年。在俄羅斯海域中,最常見於科曼多爾群島附近。

日本批准在年底前捕撈227頭鯨魚
日本每年都會捕獲數十隻貝氏喙鯨,當地因其槌形頭部稱之其為"槌鯨"。捕鯨業者多次報告稱,他們遇到過類似貝氏喙鯨的鯨魚,但體型較小、顏色較黑。他們稱這些鯨魚為"黑槌鯨"或"烏槌鯨"。

科學家直到2012年在北海道海岸發現4只被丟棄的此類鯨魚後,才得以對這種鯨魚進行觀察。捕鯨業者的描述得到驗證,這種鯨魚體色呈黑色,嘴部長度與同屬鯨魚相比更短。經過線粒體基因組分析後,這種鯨魚被認定為獨立物種,被命名為"小貝喙鯨"(Berardius minimus)。"小貝喙鯨"與同屬的貝氏喙鯨和阿氏貝喙鯨親緣關係較遠。

研究作者稱,新物種的發現證實了長期存在的"傳統認知"。但確實還存在尚不清楚的事情,"黑槌鯨"或"烏槌鯨"名稱是否就是"小貝喙鯨",抑或"烏槌鯨"是一種動物學家仍然未知的、生活在北太平洋的小型貝喙鯨物種。

上述發現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