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潘超越已經不是新華社的攝影記者。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他講述了參加比賽並獲獎對他的生活及進一步的創作產生了影響。
問:您認為斯捷寧攝影大賽的全球性、獨特性體現在哪裡?它的備受矚目體現在哪裡?
答:第一點,其實參加攝影比賽是我之前從事攝影記者這個行業經常關注的一個領域,但是往往攝影比賽有一個比較大的一個問題、缺陷,這也是安德烈斯捷寧獎的一個優勢,就是傳統的新聞攝影比賽比較關注突發新聞、硬新聞,而對於人性的關注、長期題目、更帶紀實故事性質的內容進行關注的攝影比賽並不多。
而在過去幾年,安德烈斯捷寧攝影大賽關注硬新聞、突發性新聞照片和關注專題類、長期項目的照片比例可能在3:7,也就是說更關注於後者。其實對於攝影者、參賽者來說,後者更考驗功力。這體現了大賽本身的人道主義關懷,或者說安德烈斯捷寧攝影大賽對於新聞報道本身的理解有一個更深的層次,這是我從獲獎作品以及參賽作品的角度去看的。
第二點,它更關注到了傳統攝影比賽的獲獎強國以外的國家,打破了過去由歐美主導的參賽話語權,從視覺語言、從表達風格等方面,轉變了主導權。我看到有不少中東、非洲、中國、俄羅斯的獲獎者,這些國家在傳統的、以西方為主導的媒介裡面發聲機會比較少。而這正體現了安德烈斯捷寧攝影大賽國際化的特徵,其他的攝影大賽當然也很國際化,但是傳統西方的攝影大賽是以歐美或者以西方價值觀為主導的國際化,而安德烈斯捷寧大賽的國際化體現在為非傳統攝影獲獎強國提供了發聲平台。
第三點,安德烈斯捷寧大賽很關注年輕人的世界,它的年輕化是它很獨特的地方。
問:當您成為該大賽的獲獎者之後,您的生活發生了甚麼樣的變化?
第一點,我獲獎的那張照片比較具有意義,很少有中國攝影師在海外拍攝的作品獲得獎項,但是我得獎了,這是一種突破。
第二點,我關注的題材其實更講究故事性、長期性,或者說專題性。這個也是安德烈斯捷寧獎他們認可我的作品,我覺得很有價值的一個地方。因為我的獲獎作品並不是一個突發新聞,我那幾年在中東報道,那時候是中東"阿拉伯之春"之後最火熱的一個階段,我完全可以通過某一張血腥的、暴力的、戰鬥的這種照片去參賽,這樣的話,如果獲獎就是意料之中了。但是我之所以投這一組照片,是希望傳達另外一種聲音。而安德烈斯捷寧獎能夠關注到我的作品並且認可我的作品,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但是我之後離開了這個行業,所以對於之後就沒有太多的關注。
問:為甚麼參加、支持這個攝影比賽很重要呢?
答:我覺得是重要的。
第一點,從參加比賽這個角度來看,因為它是一個專業類的比賽,是一個從業者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就是說去捕捉作品,去獲得作品,然後將作品拿去進行一個評判或者競賽,最後得到收穫,它其實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的過程,就是說它在一名從業人員職業化的過程中肯定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點,在過去職業化的過程中,我們目力所及的比賽很有限,發聲的平台或者風格也比較相近。如果有更多的像安德烈斯捷寧獎這樣攝影大賽,為參賽者提供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評判標準,不同的遊戲規則、不同的表達方式等等,那麼對於整個行業,尤其是對於新聞攝影這個所謂的"夕陽行業"來說肯定能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