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的交付有利於中俄北極科研合作 不應做過度解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7月18日電 中國海洋大學極地政治與法律研究所執行所長郭培清教授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的投入使用將增強中國極地科考的能力,有利於中俄北極科研的合作,不應對其做過度解讀。
Sputnik

中國自主製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交付使用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7月11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該船具備全球航行能力,採用了國際先進的船艏船艉雙向破冰船型設計,具備全回轉電力推進功能和衝撞破冰能力,可實現極區原地360°自由轉動,將成為中國開展極地海洋環境調查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平台。

郭培清說,“雪龍”號作為一艘蘇聯時期的老舊科考船經過中國的多次現代化改造已經發揮了其最大潛力。隨著中國極地科考經驗的增加,急需一艘滿足現代科考任務的科考船。比較而言,對“雪龍”號進行改造不如新建一艘科考船,而且兩艘科考船可以進行更好的配合,發揮各自的特長。

他認為,“雪龍2號”的投入使用將增強中國極地科考的能力,增進對包括極地在內地球的瞭解。有利於推動中國與世界極地科考強國的合作,提高中國在極地考察中的地位,並為極地科考做出應有的貢獻。

郭培清還指出,“雪龍2號”的交付有利於中俄北極科研的合作,有利於提升俄羅斯的北極研究水平。中俄兩國的科學家都曾搭乘對方的科考船執行科考任務,中方科考裝備的提升對所有的合作方都有益。

郭培清同時表示,不應對“雪龍2號”交付使用做過度解讀。他說,“中國一直重視極地,包括極地的科研價值。‘雪龍2號’屬於科考船,配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不是專業的破冰船也不是運輸船,因此,把‘雪龍2號’交付使用與更加積極地參與極地科考,甚至是參與北極開發相聯繫屬於過度解讀。”

“雪龍”號是中國第三代極地考察船,隸屬於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原系烏克蘭赫爾松船廠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級破冰能力的破冰船,1993年購進後改裝為極地考察船。1994年“雪龍”號首航南極,先後執行了19次南極考察和7次北極考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艘專門從事極地科學考察的破冰船。

不久前交付的 “雪龍2”號設計船長122.5米,船寬22.3米,船深11.8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約13990噸,裝載能力約4500噸,航速12節~15節;結構強度滿足PC3要求,具備艏艉雙向破冰能力,艏向能在覆蓋有0.2米厚積雪的1.5米厚冰層上以2~3節的速度連續破冰航行;裝載全回轉電力推進系統和DP-2動力定位系統;船上可搭載科考人員和船員共90人,續航力為2萬海裡,自持力在額定人員編制情況下可達60天。

據報道,“雪龍2”號交付以後馬上會進行科考試航,驗證科考設備安裝以後性能如何。科考試航結束以後緊接著會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