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因中美貿易戰而把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從6.3%下調到6.2%。前往中國視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們得出結論,中美貿易戰雖然對中國經濟形勢有影響,但負面效果最初將是有限的。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說,如果貿易矛盾長久延宕下去,那麼形勢就會差得多。
Sputnik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大摩)的估計是一致的。摩根士丹利公司也把對新條件下的中國GDP增長率從6.5%下調到了6.4%。但無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其它權威組織都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因貿易戰而極為悲慘。經濟增長率將放緩0.1%的預測--明顯不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承諾對中國經濟最大限度施加壓力而希望達到的效果。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稱,如果貿易戰拖延下去,那麼兩年後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降至6%,而到2024年則將"下滑至"5.5%。

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在阿根廷達成貿易和解後,大多分析師們曾預測,緊張度不會再次升級。更何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樂觀"推文",以及美方主要談判人員--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政部長斯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評論稱"世紀交易"幾乎準備妥當且差不多兩周後就將簽署,都為人們對談判成功注入了信心。但美國藉口中國最後關頭決定改動所有主要交易條件而上調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對市場來說,也許對中方談判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大的震撼。從另一方面來說,哪怕是現在形勢極其緊張時,也不能排除美國和中國在任何時候都有再度坐在談判桌前的可能性。而且,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大阪20國峰會期間開展最高層談判的可能性一直都存在。

IMF:中美貿易戰阻礙全球經濟增長 但兩國有望達成協議
但哪怕是推測貿易戰將延宕下去,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悲觀預測證明是正確的,這樣對中國來說就是壞事嗎?按照路透社的計算,為完成中國政府制定的2020年前GDP增長率比2010年翻番的戰略目標,年度經濟增長率不應該低於6%。而無論是按照中國的官方預測,還是按照國際組織和主要世界金融公司的預測,中國經濟增長率都不會如此下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目前還不知道,中國政府為2020年後定下了何種戰略目標。但可以推測,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增速的框架下,經濟增長率進一步放緩完全可被納入"減速增質"趨勢的範疇中。

周戎說:"中美貿易戰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大宗出口遭到限制,出口受到限制的話,那產品本身就會滯銷,而產品滯銷也會影響到我們一些企業的開工和庫存,而且影響會比較大。但是最近我們也注意到,中國政府正在拼命拉動內需,內地的分工越來越明顯。可以這樣說,中國經濟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確實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大。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不是最近才開始,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對中國經濟確實有一些衝擊。我們最近提的口號是:自主創新、拉動內需。這兩點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並不是非常的明顯,但過一段時間就會顯現了。除此之外,我還認為不管美國怎樣去搞貿易戰,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美國不僅傷害中國一個國家的利益,還傷害墨西哥、日本、德國、法國、印度、土耳其,甚至傷害了加拿大,連澳大利亞將來也很難幸免,也包括韓國,這樣美國就會觸犯眾怒,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都會下降,不光是中國一家,而這個責任肯定在美國。而IMF對中國2019年經濟預測增長調低0.1個百分點,正好符合了我們"減速增質"的理念,我們改變了生產方式,由原來以數量為先,到現在以質量為先,我們可能也會由於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而有更多的創新舉措,不管是政策創新,還是技術創新,還是生產模式的創新,我們都在改變。"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經濟師講述貿易戰的真正原因
早在中美貿易戰尚未爆發時,在中共十九大期間就講到了把精力集中在增長質量而非數量指標的必要性。當時中國領導層中就已經明白,經濟增長應該是健康的,高科技式的。中國意識到,當代競爭力的基礎是擁有高科技。即便兩國關係存在矛盾,也未必會有國家放棄與一個在創新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合作。

據預計,中國創新的金融基礎將不是出口收入,而是內需收入。這種模式的前提已經存在。出生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中國千禧一代已經進入市場。與父母輩不同的是,他們不喜歡儲蓄。他們認為,需要生活在當下,消費在當下。為了支持這種熱潮,需要確保穩定就業。中國當局改善營商環境和私企融資條件的措施,針對的就是這一點,而私企創造了國家80%的就業崗位。這些措施將帶來良好結果。作為中國工業部門狀況的指示器,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時達到50.2,這說明國家工業活躍度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