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堅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勞動力供給減少將導致部分行業招聘變得更為困難,勞動力成本上升,機器人和等新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將會加快;二是職業的消亡和產生都在加速,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很多勞動者不但需要變換工作,甚至需要變換職業,‘終身學習’將是一種常態;三是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提高,傳統雇傭就業比例會有所下降,各類人力資源的利用將更充分和高效,包括老年勞動力在內的各類勞動者群體的勞動參與率將有所提高,勞動生產率也會進一步提升。”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智勇博士也指出, “我們之前有過一些研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或者說機器人的發展,在未來對勞動力市場最大的衝擊表現在中端崗位上。由於現在勞動力價格越來越高,如果大量地使用人力去工作,很可能難以負擔昂貴的勞動力成本。人工智能的技術一旦成熟之後,很可能會迅速替代一些中端工作崗位人員的工作,譬如說裝配、組裝、收銀、售票、售貨等等。而特別低端的,譬如說需要純手工的工作,被替代的話也不太容易,因為純手工的技術是需要經驗積累才能做成的”。
就業市場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決定了這類專業在高校的出現。開設新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高校並不多,由此就產生了此類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
李洪堅說,高校需要時間教會人才“新職業”領域所需的一切知識。他說,儘管一些高校開設了大數據領域的專業課程,但所學知識可能與實際所需內容不符。
王智勇說,在按照市場需求調整高等教育體系時,應該經常對其予以修正。教育部特別關注發展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
王智勇說:“社會發展的現實決定了專業需求上有一些新的苗頭,但是從實踐到理論的歸納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在專業設置上可能會滯後一些。而至於有一些專業,其實教育部已經做出了一些關於學科上的調整,譬如人工智能,在2018年教育部公佈了一批涉及人工智能的學科,說明這些需求都是在持續跟進的。”
陳先生曾長期在光電技術領域工作,但在某個時刻他注意到,這個領域的工作不能為他帶來發展。現在他在智能駕駛行業擔任嵌入式工程師。
他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採訪時介紹說:“我之前從事的行業市場飽和了,我的職業沒有增長的空間,所以我有種強烈的意願轉向新興行業。雖然換了一個行業,但是我並未脫離所學專業。人工智能的前景很廣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樣也需要一些基礎學科來支撐,傳統行業無論是市場還是人才方面競爭太強,所以有好的方向適合自己,更願意在年輕時盡早轉行與企業一同成長。”
儘管“新職業”越來越受歡迎,但一些人迄今都對“新職業”持相當懷疑的態度。
余先生在視頻監控巨頭海康威視公司(Hikvision)擔任程序員,他無意轉而從事“新職業”,因為“新職業”沒有穩定性可言。
余先生與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採訪記者分享自己的想法:“我並不考慮從事人工智能、物聯網這類的‘新職業’,我目前從事的技術開發也很有前景。現在這些所謂的‘新職業’目前正在風口,還需要很多時間的積累才能從量變到質變。而且這些領域都是高端研究,目前一般人也很難接觸到這類的項目。但我相信在未來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等“新職業”肯定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