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顧美國勸說與中國獨立開展合作

以色列不顧美國勸說,執意與中國發展投資和技術合作。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道,去年以色列對華出口增長了52%,中國對以色列的直接投資在該國外資總額中的份額從8%增至12%。
Sputnik

專家:美國欲以杜撰藉口將中國從海法港擠壓出去
該報指出,以色列對華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以色列公司的高科技產品和網絡解決方案。特朗普上任以來,硅谷越來越將中國公司拒之門外,而以色列的產品對他們來說則是有吸引力的替代品。該報還表示,中國對以直接投資增長,是因為中國投資者將以色列的開放市場視作限制重重的美國市場的替代選擇。

還有一個事實也很明顯。以色列科技公司已經學會成功利用中國市場為他們提供的機會,同時他們不理會美國有關不要向中國合作夥伴轉讓技術的建議甚至呵斥。順便說一下,中國對以色列工業、交通和基礎設施的直接投資增長正值美國因為中國公司獲准對海法港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而對以施加政治壓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廖百智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對以美中三國關係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點評:

廖百智說:“第一點,我覺得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立選擇,以色列儘管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盟友,但是它有自己的發展戰略,而且有自己的外交獨立性。對於中國來說,中以雙方已經在各個領域進行了特別深入的全面合作,特別是政府領導層之間,雙方都達成了很多重要的共識。中以之間特別是加強在科技領域的合作,這是很早之前就形成的一個戰略,雙方都特別重視這一點。本來中國跟以色列的定位就是創新性的科技合作的夥伴關係,所以雙方在科技領域取得合作進展是不足為奇的。第二,儘管美國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它在同中國合作問題上要謹慎、要考慮,但是到現在為止更多的只是一些比較敏感的領域不是說全面施壓。這些敏感領域最近體現的就是以色列的海法港。 因為這個港口是中國上海的一家公司承建的,根據協約中國還要運營這個港口。那麼在承建之後,從去年開始,這個事情就開始被炒作起來。美國的一個退役海軍軍官表示以色列的這個海港由中國公司來承建比較敏感,因為美國的軍艦可能要用這個港口。但是我們看到,關於美國向以色列施壓這個問題,現在畢竟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只是媒體的一些炒作。美國其實並沒有因為中以合作就向以色列進行全面施壓,要求以色列斷絕與中國合作等等,這樣的做法是完全沒有的。儘管中、美、以三方之間因為一些項目問題有一些話題在討論,但這些問題不算爭議,也不算摩擦,只是一個話題,遠遠沒有到矛盾的階段。”

與此同時,美國愈發堅持以色列應收緊與中國的合作。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上個月,就在特朗普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之後,美國總統殷勤地懇請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總理不要深化與中國的關係。俄羅斯國家現代意識形態研究所副主任、政治學家伊戈爾·沙特羅夫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 “這是一種恫嚇政策。”

他說:“以色列認為這是一種挑戰,一種威脅,但並不準備放棄原則。而以色列的原則是全方位政策。儘管以色列被視為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但它與俄羅斯和中國獨立制定了平等政策。以色列不可能放棄同中國的經濟聯繫,除非美國提供更多的資金來填補中國的投資。但是美國並不準備這樣做,他們因為自己的政治行動,特別是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領土,就要求以色列在經濟領域做出讓步。以色列感覺到這一點,它一面聽著美國的建議,一面在對華關係問題上我行我素。”

伊戈爾·沙特羅夫認為,如果一國與美國沒有全方位的軍事聯盟,那麼它的行為就會自由一些,以色列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中國問題上可以採取更加獨立的政策。在法律上,以色列與美國沒有任何軍事聯盟關係。儘管顯然如果沒有美國的軍事支持或沒有美國在背後的支持,以色列很難捍衛其在中東的地位。但是,專家指出,以色列不是北約成員國,因此在與中國建立關係方面更加獨立。 

數百億美元合同將讓中法關係更加牢固
分析人士就此提請注意意大利,那個在七國集團中第一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與中國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國家。而且意大利這樣做既承受了來自北約夥伴,尤其是美國和德國的巨大壓力,又沒有顧及歐盟領導層的批評。

與此同時,為簽署備忘錄做出決定性貢獻的意大利政府中國問題專家邁克·傑拉奇呼籲歐盟簡化歐洲國家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改變現有規則,以便讓各國享受對華貿易帶來的好處。傑拉奇認為,歐盟委員會應在制定歐盟對華共同政策時考慮各國的貿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