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設施項目正移往歐洲。法國《世界報》寫道。中東歐進入“16+1合作”機制的基礎設施落後國家對“天朝”的援助尤其感興趣。一周前,該合作機制又增添了第17個成員國—希臘。雅典已經成為北京進入歐洲的大門:從2017年開始,比雷埃夫斯港已被中國控制,中方有意建成地區基礎設施走廊,以便銷售本國產品和鞏固戰略友好關係。歐盟領導層並不隱瞞,他們對新成員向中國敞開大門感到憤懣。布魯塞爾在與北京對話時認為後者是其“系統性競爭對手”,指責中國不對等提供本國的市場准入。“如果西歐和中國有某些項目,那一切正常。但如果中國繞開歐盟向這裡投資,馬上會引起不滿。”中國-東南歐洲商業協會代表西尼斯·馬魯斯(音譯)用嘲諷的口吻說道。對於很多歐洲國家來說,中國的建議非常有吸引力。在“新絲路”框架下投資基礎設施,是世界性的前所未有的現象。巴爾乾國家代表這樣認為。比如,中國公司計劃在杜布羅夫尼克建大橋,其報價要比奧地利競爭對手低20%。法國《世界報》寫道。
中國正考慮把針對美國農產品的貿易關稅移向其他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上。美國“彭博社”寫道。非農產品將成為主要的增稅對象。中國每年從美國大約進口1200億美元的商品。北京針對美國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設置關稅。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半導體、電話、電腦、工業設備、塑料化工產品和一些高精設備及藥品總額是450億美元。在“中國製造-2025”框架下,北京給自己確定了很多擴大商品生產目標,而這些商品目前是從美國進口的,從藥品到農業設備,再到先進機械和材料。中國關稅從農產品轉移到任何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上,都將給美國的重要經濟領域造成威脅。這種策略,將使中國把本國經濟推向未來,而把美國經濟甩到過去。“彭博社”這樣認為。
韓國外交部將建專設中國事務局。《韓國日報》寫道。這是外交部重組規劃中的一部分。同樣,還將建立新的東盟國家工作局和聯合國制裁朝鮮工作部。外交部重組折射出韓國外交需要在發生變化。該部發表聲明道。可以期待,重組將鞏固與中國、日本和亞太其它國家的關係。韓國總理府批准後,規劃將於5月初生效。《韓國日報》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