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加拿大外交史上第一次總理要求大使辭職。加拿大《環球郵報》援引前外交官、加拿大國防與外交事務研究所副所長科林·羅伯森(Colin Robertson)的話報道稱,"解雇擾亂了渥太華克服同北京關係緊張的戰略"。他指出,向澳大利亞和英國這樣的西方盟友正在密切注視著加拿大的戰略,"因為它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同樣的境地"。這位專家同時承認,加拿大成了兩個更有影響力的玩家--希望引渡孟晚舟的美國和中國之間分歧的焦點。
加拿大《環球新聞》援引曾在北京和香港從事過外交工作的約翰·希金波坦(John Higginbotham)的報道稱,"加拿大政府決定把大使扔到公交車底下。他應當為自己擺脫束縛而感到幸福"。加中關係目前出現的危機具有體制性特點。加拿大害怕來自美中的壓力,這深深地植根於它的內心深處,這位專家認為。
加拿大大使的辭職也引起了其他國家媒體的評論。其中他們指出,加拿大大使稱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可能有強有力的論據反對被引渡至美國,讓賈斯廷·特魯多的自由黨政府感到尷尬。
評論指出,賈斯廷·特魯多的立場前後不一、搖擺不定。在大使為自己的言論道歉後,尤其是他說的"如果華盛頓放棄引渡請求,那對加拿大來說太好了",特魯多還沒有解雇大使的計劃。解雇這位大使表明,加拿大在可能引渡華為高官問題上遇到必須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保持平衡的問題。觀察員們指出,解雇駐華大使的目的是指望不給美國留下加拿大在引渡問題上傾向於中國的印象。與此同時,這一決定最終進一步惡化渥太華的處境,包括它與中國的關係。
伊戈爾·沙特羅夫認為,"加拿大大使是個落入大機器磨石中的小人物,成了大遊戲--美中貿易戰的犧牲品"。
他說:"我認為,加拿大大使並沒有完全意識到,這場遊戲的賭注比他想象的大,所以他沒有想到會對自己的言論有這樣的反應,有這樣的懲罰。同時加拿大總理和內閣成員的部分領導人無疑明白美中關係正在發生的事情。自然馬上緊隨領導人的反應,結果大使被解雇。"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認為,大使辭職嚴重損害加拿大形象。
他說:"麥家廉表達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說出了實話,但他所發表的言論導致他在國內受到很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採取了辭職的方式。特魯多政府也需要以此來平息此事引起的爭論。一方面,這是加拿大政府在美國的政治壓力下做出的選擇;另一方面,這也有可能是加拿大內部採取所謂"政治正確"的方式。 同時,這件事情也暴露出加拿大政府內部的分歧,有很多人不同意政府在孟晚舟事件上的做法。辭退麥家廉一事只能進一步‘抹黑'加拿大的形象,暴露出其陰暗的心理。加拿大出於政治目的為美國服務,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先進電子通訊企業的發展,進而遏制中國未來的進一步崛起。但是,這種做法並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反而暴露出加拿大是一個‘政治正確'優先,而非法律優先的國家。"
週一,1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回應此事時表示,這件事是加方內部事務,中方不予評論。但這位外交官同時指出,孟晚舟事件絕非單純的司法案件,背後有很強的政治企圖和政治操控,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對此看得十分清楚。耿爽強調,"在這裡我們再次敦促加方做出正確的抉擇,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讓她平安地回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