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暫時允許中日韓印等八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期限僅為180天,還對進口規模做了限制。例如,從今年一月到九月,中國每天平均購買伊朗石油65.5萬桶。而美國人允許的購買量是36萬桶。對其他國家也做了與需求相差甚遠的類似的大幅削減。除此之外,還要務必公佈承包商和結算方式。好一個典型的美國式的"主人與奴隸"的遊戲,奧列格·馬特維切夫諷刺道。然而美國怎麼能禁止中國購買伊朗石油呢?以前美國下禁令時,中國就照樣購買--通過中間人或者幾乎是直接購買--將來也還會這樣。印度和亞洲其他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同樣會這樣做。
奧列格·馬特維切夫說:"這些國家並不需要美國的許可。中國、韓國、日本都是經濟強大的主權國家。美國人不過是在這場糟糕的遊戲中做出一副好臉,假裝真有甚麼東西取決於它的‘豁免'。這不過是,故意裝作擁有霸權。亞洲國家誰也不想因為伊朗石油與美國弄僵,但是如果美國人開始給它們找麻煩,它們自然也會露出牙齒。例如,中國針對美國在南海的挑釁就是這樣做的。"
中國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開運指出,在全球化時代,美國與中國、韓國、印度、日本等國有著息息相關的利益共同點,所以美國被迫做出了一些臨時性的妥協--決定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八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原油予以豁免。美國儘管對上述八個國家和地區予以豁免,但都是有條件和要求的。例如,美國要求中國要公佈參與進口伊朗原油企業的詳細名單。因此,美國的妥協是暫時的,而制裁是在逐步收縮、強化的,儘管中間對中國的確有緩衝階段,但長遠的戰略規劃沒有改變。
冀開運接著說:"因為美國雖然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也不可能一手遮天,而且中國、日本、印度以及伊朗周邊國家都與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聯繫,這些國家不可能為了響應美國的號召,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當然,對美關係對這些國家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永遠重要的,更不是這些國家對外關係的全部。"
不排除近期或"豁免"期臨近時華盛頓會企圖把這當作同中國談判的一張牌,例如,在解決貿易糾紛談判中。根據奧列格·馬特維切夫的意見,美國人打的這個算盤未必會成功。
他說:"中國人、印度人、日本人和韓國人,都是東方人,對形勢都很敏感。他們都看清了美國人的計謀,他們不會買這只‘死貓'--既然我們美國人允許你們進口石油,你們就欠我們點甚麼。因此美國人根本不可能取得談判的成功。"
這位俄羅斯專家認為,美國在同中國以及盟友日本和韓國談判時有可能企圖打出各種牌。也不排除直接施壓的可能。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布萊恩·胡克就聲稱,美國將立即制裁那些想利用繞過限制機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