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馬來西亞有困難,中國會予以幫助。楊勉認為,一方面,要看馬來西亞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視中國的能力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而定。
楊勉接著說:"我認為,中國對馬來西亞直接提供無償資金援助的可能性很小,更不可能直接解決該國的某些財政虧缺。中國有可能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按照市場化原則對馬來西亞進行投資。但是中馬在‘一帶一路'項目上還有很多具體的問題沒有完全得到解決。總體而言,馬哈蒂爾此次訪問的態度十分友好,相信一些具體問題能夠通過雙方的協商或談判得到解決。"
馬哈蒂爾試圖減少馬來西亞國債。根據來自法新社的資料,它已升至2500億美元。因此馬來西亞總理在訪華期間希望加強同中國的經貿聯繫。似乎他成功了。而且此次訪問準備周全,簽署的一攬子協議恰好能依靠同中國的貿易來彌補馬來西亞預算中的虧缺。
雙方此次在北京還簽署了中國吉利汽車同遭遇嚴重金融困難的馬來西亞車企Proton開展合作的協議。根據該協議,Proton將向中國出口汽車。5月吉利成為Proton49.9%的控股人。
中馬此次簽署的一攬子合作協議約有10份,其中包括關於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協議,規模保持為1800億元人民幣/1100億馬來西亞林吉特,以促進雙方貿易和投資發展。協議有效期三年,並有可能展期。考慮到馬來西亞現存的巨額金融赤字,它同中國用本幣結算,有助於減輕因不穩定的林吉特對美元匯率而給預算帶來的負擔。
馬來西亞總理在會見記者時對中國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馬來西亞非常需要向中國學習,包括在電子商務領域。他說,"我們感到,中國能教會我們許多東西。我們無疑對同中國的合作充滿信心",稱"此次訪問富有成果",並許諾將加強來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馬來西亞客人時表示,中馬雙方要加強戰略溝通,引領兩國關係更好發展,推動亞洲振興和世界進步繁榮。馬哈蒂爾則強調,馬來西亞對華友好的政策不會變化。
觀察家們指出,在官方報道以及峰會知情人士的消息中沒有透露雙方是否談論了南海問題。總體來看,馬來西亞此前叫停三個中資參與的項目--東海岸鐵路和兩個管道項目,並沒有影響此次訪問的總的友好氣氛。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馬哈蒂爾在訪華的最後一天表示,這些項目因馬來西亞的財政困難而不能繼續。他還指出,"中國明白我們的問題,並表示理解"。他在記者會上還表示,以後會討論有關取消這些項目的詳情,包括補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