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度總結窄光譜等離子體共振研究

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專家聯合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同事首次對等離子體共振(以金屬納米結構為基礎的人造等離子體材料(超材料)層中與光的強吸收相關的現象)的研究經驗進行了總結。這些研究有望在從危險疾病的早期診斷到環境和食品監測等各領域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Sputnik

工程物理生物醫學研究所導師、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和艾克斯-馬賽大學教授安德烈·卡巴申表示,論文發表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化學評論》(Chemical Reviews)上。

熱核反應和萬有引力:莫斯科物理工程學院解釋為何需要超高功率的激光裝置
卡巴申表示:“等離子體振蕩是金屬納米結構中自由電子在光學激發時產生的集體振動。這一新的研究領域在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有望在納米光學、納米光子學和超材料領域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據科學家介紹,在金納米粒子基礎上製成的超材料發光時可觀察到光譜寬度極窄(小於2納米)的等離子體共振。

這篇評論詳細描述了NRNU “MEPhI”研究人員及其同事利用這種共振在反射光波相位產生奇異現象領域取得的成就。

科學家表示,作為信號參數, 相位奇點不僅有望在危險疾病的早期診斷和超敏感的興奮劑控制方面取得革命性進展,還將為食品和環境控制、光電子學、太陽能電池板的建造以及數據庫的維護領域帶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