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將為"一帶一路"監測氣象

中國向軌道成功發射風雲2H衛星,它能對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積進行氣象監測及其數據蒐集。風雲2H將位於印度洋上空,取代在那裡超期服役的歐洲氣象衛星。記者兼中國問題專家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為衛星通訊社撰寫此文就此加以評論。
Sputnik

風雲系列衛星中的最新款風雲2H在中國西南部四川省西昌發射場由"長征3A"成功發射。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專家們指出,風雲2H進入軌道後,東半球的天氣預報將主要依靠中國衛星的數據。

科技日報:"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正式交付用戶
根據來自官方的報道,風雲2H發射的第二個目的,是對在軌道使用低溫燃料的試驗。運載火箭第三級里依靠液態氫和氧工作,是中國人首次利用低溫燃料的例證。2016年印度首次發射GSLV-F-Zero-Five運載火箭,其發動機使用的就是自主研制的低溫燃料。火箭把氣象衛星成功送入近地軌道。迄今為止俄羅斯、歐洲、日本和美國也都能製造出低溫發動機。中國不僅加入到了此行列,而且還不斷對運載火箭和衛星進行完善,《生意人報》觀察員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指出。

風雲2H衛星是風雲2系列衛星中的最新款。它將為中國及其鄰國蒐集天氣預報所必需的氣象、海洋和水文數據。衛星覆蓋範圍從大洋洲到中非。風雲系列衛星是中國研制的遙感氣象衛星。風雲1和風雲3是極軌氣象衛星,而風雲2和風雲4則是地球同步衛星。

應世界氣象組織(WMO)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的要求,風雲2H衛星的定點位置將由原定的東經86.5度更改為東經79度。今後衛星不僅對中國,而且對西亞和中亞、中東、南亞和中非國家都能進行氣象監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國家都可隨時索取風雲2H數據。這將提高亞非國家氣象預報的準確性,提升中國在世界氣象學領域的地位。根據自然災害國際數據庫的資料,這些國家更易遭受颶風、颱風、暴雨、沙塵暴、森林火災等威脅。因此來自氣象衛星的準確數據對該地區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對中國來說,這不僅是個地位的問題,也是落實中國領導人有關中國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的願望的實例。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