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習近平在博鰲沒有讓誰感到驚訝?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演講中,出乎預料,看不到在經濟政策上的突破。在論壇開幕前夕分析人士曾預測,習近平將宣佈海南為自由港,以及旨在緩和中美關係緊張的具體措施。然而習近平在演講中多半是重復在達沃斯講過的內容:中國是全球多邊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反對保護主義。
Sputnik

中國將推出一攬子對外開放新舉措
人們此前對習近平在博鰲的演講曾抱有很大期望,因為美中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9日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25%的關稅。之後又宣佈將對中國500億美元的1333種商品加徵同樣關稅。在中國進行對等回擊後--對同等數額的商品加徵同樣關稅,特朗普又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考慮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許多國家分析人士以為,習近平能為回應特朗普的指責作出具體聲明,或進行某些讓步。香港《南華早報》在論壇召開前幾天曾幻想未來在海南島將出現怎樣一個自由港,並預測習近平就此將宣佈一些具體細節。

然而這並沒有發生。習近平只是順便提到中國將繼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國家主席重點強調,中國將堅定捍衛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自我孤立。他警告,那些否認創新、企圖自我孤立的人,將進入歷史的垃圾堆,而在當代世界"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

然而習近平的演講還是給投資者吃了顆定心丸,活躍了股市。實際上總書記還是發表了令國際社會欣慰的聲明。他再次證實放寬銀行等金融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將完全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目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此外,三年後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而五年後,也將取消限制。中國領導人還許諾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並暗示將取消外資參與中國汽車工業的限制。這條消息尤其讓伊隆·馬斯克感到高興,因為他至今也未能同上海市政府就設立自己的廠家達成一致。根據現有規則,外國汽車生產商只能與中國公司建立50:50股比的合資企業。但馬斯克不想讓自己的企業還要跟誰分享。

總體來說,習近平證實了中國進一步向外部世界開放中國市場的政策。同時強調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

特朗普就習近平承諾降低汽車進口關稅表示感謝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專家孔誥烽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演講中並沒有提到能消除中美關係緊張原因的具體步驟。孔誥烽說:

"美國向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引發貿易戰,特朗普政府明言其目的是迫使中國加強對美資公司知識產權的保護,制止被廣泛報導的外企的高科技和商業機密經常在中國被竊取的情況。剛剛習近平在博鰲論壇提出會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成立知識產權局,看來是在回應美國的要求。但知識產權局怎樣運作,仍是未知之數。而美資和其他外資最關心的,還是去年實施的《網絡安全法》。該法要求外企將數據存在中國,並授權中國有關當局檢查外企數據。很多外企都擔心這個法會變成中方盜竊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的後門。中國不針對美資對《網絡安全法》的憂慮作出實質讓步,中美經貿摩擦很難化解。"

特朗普解釋說,自己這樣做是因為美國對中國高達375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然而決定對1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是在特朗普發起的"301調查"之後做出的。調查表明,中國讓自己的法律迫使外國公司轉讓技術。此外。根據美國這項調查,中國政府鼓勵本國企業"掠奪性"收購美國夥伴。根據中國法律,技術轉讓協議簽訂不到十年,中國公司就將獲得永久無償利用技術的權利,如果公司為此支付了十年。所有這些,根據"301調查",都將導致不公平競爭,強迫轉讓美國知識產權。調查還表明,這一政策的受益者主要是與《中國製造2025》國家計劃有關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部門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實際上,從特朗普計劃徵加關稅的商品名單看,特朗普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減少貿易赤字。其中的商品主要是高技術產品,對它們加徵關稅將遏制《中國製造2025》計劃所涉及的高科技部門的發展。看來,特朗普認為,中國正在試圖依靠美國技術成為技術強國。

實際上,從特朗普計劃徵加關稅的商品名單看,特朗普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減少貿易赤字。其中的商品主要是高技術產品,對它們加徵關稅將遏制《中國製造2025》計劃所涉及的高科技部門的發展。看來,特朗普認為,中國正在試圖依靠美國技術成為技術強國。

習近平在演講中說,希望其他國家削弱高技術出口的限制,同時希望能有一個正常而公平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專家們從中看到一個明確暗示:不會對美國讓步。另一方面,對中國來說,這不只是個關乎未來生存和正常發展的問題,因此他表現出如此的強硬。王志民接著說:

"現在貿易戰的真正爆發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中國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美國一直針對的其實是‘中國製造2025',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目標,對提高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經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中國也希望通過這一計劃減少產能過剩。如果美國繼續針對‘中國製造2025',其他國家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這是一個合作的時代。中國必須做出應對,如果中國就範,經濟將會迅速衰退,後果十分嚴重。這也是中國堅持強硬態度的原因。"

特朗普在對華鬥爭中,的確沒有考慮到中國所擁有的政治資本的規模。美國的政策非常依賴於國家的經濟形勢。在美國政治體制尖銳競爭的條件下,即使增速稍微放緩或者百姓現實收入稍微減少,都可能被判刑。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不是貿易戰的問題了。實際上,很有可能不會有全面的貿易戰。然而問題出自更深層的矛盾。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執行研究員張寧認為,解決這些矛盾並不容易。張寧說:

"在以往中美貿易糾紛中,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摩擦年年都有,但對雙方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而且中國從前更多的是採取‘韜光養晦'策略--在自己沒有實力與美國正面衝突的情況下,暫時回避衝突,致力於發展自己的實力。反觀這次美國採取強硬態度的同時,中國雖然沒有在衝突的基礎上加碼,但是也沒有做出讓步,而是採取了對等的反制措施,以同樣的力度回擊。這表明中國和以前不一樣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今非昔比,加之全國上下統一的政治同一性,都使得我們擁有了一定的可與美國抗衡的實力。綜合分析中美各自的優勢和劣勢,美國在經濟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方面確實強於中國。但是從政治制度、市場規模以及政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控能力來看,中國處於優勢地位。儘管貿易戰對雙方經濟貿易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但是中國經濟相對而言對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承受能力和回旋餘地比美國大得多。"

特朗普在對華鬥爭中,的確沒有考慮到中國所擁有的政治資本的規模。美國的政策非常依賴於國家的經濟形勢。在美國政治體制尖銳競爭的條件下,即使增速稍微放緩或者百姓現實收入稍微減少,都可能被判刑。中國教育部智庫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指出,為了回應,中國打中了最痛點--大豆。美國大豆的主要買家就是中國。而農場主--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由於他的政策,將失去最大市場。王志民說:

習近平:當今世界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

"但讓特朗普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會做出一系列對等的反制措施,特別是中國最近一次採取的回應性舉措波及美國的農產品大豆,要知道美國60%以上的大豆都是出口到中國。這可以說是讓特朗普難以忍受的。因此,特朗普現在已經不敢再冒更大的風險,否則不僅對他個人的政治前途會有影響,對共和黨的影響也會很大。他此前一直以為自己舉起的大棒越高,打的就越狠,但是他沒想到也會砸到自己。就像有一些媒體的說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關利益衝突還可談許多,然而習近平有關在當代世界"冷戰"、"零和博弈"愈發陳舊這段話是完全公正的。的確,中國經濟放緩不會給世界上任何人帶來好處。哪怕指出這樣一個事實就足夠了:在中國所有技術巨頭的資產結構中,都有外資,因為所有這些公司都是公開的,都在紐約或香港上市。因此限制這些公司的發展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企業都會產生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