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再成亞洲熱點?

美國就在幾天前同意向台灣轉交建造柴電潛艇所需的技術。同時《經濟學人》透露,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或在6月訪問台灣--參加美國在台機構--美國非官方駐台代表處新樓落成典禮儀式。正如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在為衛星通訊社撰寫的此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美國政府把台灣問題納入同中國的遊戲中,顯然提高了賭注,同時也讓風險上升。
Sputnik

中國國防部:要求美國停止一切形式的對台售武
如果約翰·博爾頓的行程最終成行,他將成為30年來訪問台灣的美國最高級別的官方人物。美國副國務卿黃之瀚不久前訪問了台灣。同時有關可能向台灣提供F-35戰機的談判也在繼續。一些有影響力的共和黨參議院議員也表示支持這一步。

約翰·博爾頓還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前就主張利用"台灣牌"向中國施壓,似乎當時就已經對特朗普有一定的影響力。

特朗普在就職前同台灣領導人蔡英文通了電話,並對"一個中國"政策表示懷疑。稍後他又被迫妥協,承認在台灣問題上遵循以前的政策。他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受到來自美國企業界的壓力,而在眾多國際問題上,尤其是在朝鮮核問題方面,也必須同中國合作。

然而現在顯然又在走回頭路。十多年來台灣不再被認為是地區安全中的尖銳問題。通常認為,從長遠看,台灣的未來將由經濟、文化和政治因素而決定。美國蓄意採取激化形勢的步驟,而且似乎本身也公開表示支持美國行動的台灣領導人,對所發生的一切並沒感到特別興奮,擔心自己最終落個生死兩難的境地。

中國大陸最近幾個星期在台灣問題上表達了越來越強硬的立場。以前每當圍繞台灣問題出現不良徵兆時,中國大陸都毫不猶豫地用武力進行威脅。

核發行銷許可 美國務院指基於台灣關係法
1995年為回應時任台灣領導人李登輝訪美,中國在台灣水域進行了示威性的導彈發射。儘管當時大陸的經濟實力還不強大,也沒有現代武器裝備,但沒有懼怕形勢的惡化。大陸領導人別無選擇--最終失去台灣,大陸百姓不會接受;也會引起社會動亂。

尤為糟糕的是,新的激化出現在以前被認為不可能的事件背景之下--美中相繼宣佈加徵對方商品關稅,可以說正在演變成貿易戰。由此可見,在兩國政治關係構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兩國關係的經濟基礎正在動搖。如果說俄羅斯現在實際上已經介入嚴重的、有美國參加的敘利亞軍事政治危機,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似乎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正因為如此,俄中兩國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進行協調的重要性也明顯上升。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