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特斯拉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美國,在荷蘭設有整車組裝廠。公司對中國抱有很大希望,因為這是電動汽車的最大市場。2016年中國銷售34萬輛電動汽車,而美國僅銷售15.7萬輛。此外,中國政府助推電動汽車銷量及發展的計劃也令人鼓舞。中國國務院2017年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其中指出,到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年銷售量應約達700萬輛。
根據中國目前的法律,所有外國汽車生產商都應當同當地合作夥伴成立合資公司,組織國內生產。是的,一段時間以前曾討論過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放寬限制的可能性。計劃允許外國公司獨自運作,如果它們的企業位於自貿區。第一家這樣的公司2013年在上海開始運作。實際上特斯拉也恰好想在那裡設廠。
然而正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黃衛平教授指出的那樣,在特朗普政府大談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太陽能板徵收30%關稅以及還在討論對中國鋼鋁產品徵收關稅、實行配額的條件下,中國不得不要做出某種回應。
黃衛平教授說:“商品領域的反制措施雖然少,也不是沒有,例如飛機這樣的產品,美國波音公司每年售出的飛機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比重都是賣給中國。這方面可能會是一個很有力的反制武器。另外,我相信將來中國會動用立法手段解決貿易問題。因為現在美國經常用國家安全等理由對中國發起各種調查,今後中國也會採用立法的辦法,維護自己的利益。”
其中一個這樣的法律保護工具,就是針對外國汽車生產商的法律。實際上特斯拉正面臨著一種抉擇:或者分享自己的技術,或者繳更多的關稅。選擇很難做出,因為正如特斯拉體驗店和服務中心主管郭晏寧所說的那樣,正是技術保證了特斯拉的主要競爭優勢。
的確,特斯拉暫時在技術上領先。但是中國競爭對手正在迅速追趕,且其產品要便宜得多。中國電動汽車平均價格為10-30萬元人民幣。即使中國最貴的電動SUV 基準版44.8萬起,也僅是特斯拉電動汽車價格的一半。因此若給最終消費者不大幅降價,特斯拉難以在迅猛發展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扮演甚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