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allup最新調查數據,僅有全球30%的國家認可美國領導人的工作。而在2016年這個數字為48%。可見美國政策的支持率降至小布什執政以來的最低點。特朗普在競選中曾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而在對外政策中卻讓美國利益高於一切。特朗普拒絕參加一些重要的國際項目和組織,也許以為它們都不符合美國利益。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簽署了首批命令中就有一個是,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後來美國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同自己的鄰國--加拿大和巴西的關係也不盡人意。特朗普不厭其煩地反復強調,對美國來說最好的出路就是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還不說美國總統競選時的一個主要承諾讓墨西哥深感不安:沿美墨邊界建隔離牆,而且還要讓墨西哥拿錢建。
然而所有這些讓美國失去了自己作為世界領袖的角色,而同時有新的玩家試圖佔領這個位置。例如,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拉美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如果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很有可能首先還是對中國有利,而不是對美國納稅人有利。根據調查結果,現在北美和拉美國家更希望德國和中國而不是美國成為全球領袖。
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楊丹志認為,在此背景下中國看上去更有魅力。他說:
"美國對全球治理沒有提出新的建議和主張,也沒有通過有效舉措和可見努力改變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振、全球化發展停滯的局面。其次,美國和聯合國等國際多邊機制的關係目前處於比較微妙的時期,包括美國要求削減該國所承擔的費用,拒絕承擔一些相應業務等等。再次,特朗普主張‘美國優先',美國在全球範圍之內都在實行收縮性戰略。這就使得美國盟友及其他國家對於美國是否能兌現自己的承諾,或在國際事務中承擔更多義務和責任產生了動搖和懷疑。 一些南亞、東南亞國家對於美國下一步會怎麼做並沒有足夠的信心,還在觀望。可以說,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積極發揮作用這方面出現了倒退。相比較而言,中國近年來在外交上更加積極有為,勇於承擔國際責任,提供公共產品,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提供援助,和國際社會接軌,推行對外開放等等。這些都表明中國既勇於承擔國際責任,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同時也願同世界各國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發展關係。應該說,中國能夠為地區治理和全球治理提出新的建議和主張,且兼顧世界不同發展水平國家的利益和需求。所以,中國能得到世界範圍內的信任,而美國的信任度卻在下降,也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有趣的是,即使在一向親美的歐洲,美國政策的支持率也與對中國的支持率持平。不錯,德國在那裡遙遙領先。世界主要把德國看作全球領袖。根據調查結果,中國暫時位居第二,這位中國專家指出。楊丹志接著說:
"首先,德國是歐洲經濟發展勢頭最好、治理成效最為明顯的國家,被認為是歐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且在對外事務中能夠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近些年,德國在一些國際衝突和地區衝突問題上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其次,德國外交在難民接收,處理同美英法等他國關係方面相對穩健、成熟。再次,從軟實力和硬實力方面講,德國的先進的產品、技術享譽國際。所以,德國在調查中排名靠前是自然而然的。談到德國在亞洲的影響超過中國,我認為,德國產品的口碑和信譽是世界範圍內都認可的,在亞洲也是如此。更為重要的是,德國畢竟是和亞洲國家不接壤,同亞洲國家不存在領土爭端、現實利益的碰撞和衝突,受訪者更傾向於從好的一面來看待德國。而中國與南海周邊有領土爭端,此外,還有一些亞洲國家擔心中國的崛起,朝鮮、韓國這樣的東北亞對中國都有所指摘。德國恰好不是亞洲國家,亞洲國家更和德國也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更容易看到德國的優點。"
目前支持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只有非洲。51%的非洲國家支持美國政策。但在非洲,中國也是緊隨其後--支持中國的,佔50%。考慮到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提升速度以及投資規模,誰也不敢保證,美國不會很快在非洲失去自己的地位。似乎,美國取得全球霸主地位後,卻不能管理龐大而又複雜的世界進程;它的霸主地位正受到新的全球玩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