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框架”或將淪為地緣政治博弈的工具

© 照片 : 中國外交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1.05.2022
關注
評論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2年5月3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訪問斐濟期間表示,“印太經濟框架”是在搞價值觀貿易,違背基本經濟規律,恐怕將無疾而終。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印太經濟框架”或最終淪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政策工具。
王毅表示,美國最近推出所謂“印太經濟框架”,聲稱要建立自由、開放、包容的新秩序,但一個經濟框架如果沒有降低關稅,談何自由?沒有市場准入,談何開放?如果刻意把本地區乃至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排除在外,又談何包容?
王毅強調,美國實際上是要用自己制定的標準和規則框住別的國家,是在以世貿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之外另搞一套,另起爐灶。
王毅指出,美國試圖把經濟事務也政治化、武器化,甚至意識形態化,連正常的商品貿易都要用是否符合美式價值觀來衡量。這種作法違背基本經濟規律,給自由市場戴上鐐銬,與互通有無、優勢互補的經濟全球化潮流背道而馳,恐怕將無疾而終。

關於王毅的表態,西南交通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錢亞旭博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王毅外長透過現象看到了美國的本質,代表中國在世界上發出正義的聲音,提醒發展中國家一定要抱團取暖,在正確的道路上往前走。”

錢亞旭表示,拜登政府提出“印太經濟框架”的真實目的一方面是為國內的中期選舉積累政績;另一方面是回應盟友對其印太戰略過於強調軍事和安全而忽略經濟合作的批評。

錢亞旭強調:“可以看到,顯然印太經濟框架仍然是‘換湯不換藥’,並沒有在經濟方面提出實質的、具體的合作方案。它依舊是地緣政治博弈的政策工具,對這一地區而言顯然是一種冗余的設置。”

王毅:美國“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注定沒有前途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03.2022
王毅:美國“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注定沒有前途

關於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推動和目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曾說:“這是拜登總統承諾的一部分,要將美國家庭和工人置於我們經濟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同時加強我們與盟友和夥伴的紐帶,以便提高共同的繁榮,以及將未來的數十年,定位為全球經濟技術創新,特別是在未來數十年至關重要的地區——印太地區。” 但很顯然,IPEF具有較為明顯的“反華聯盟”性質。根據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描述,這一新型經濟框架將特別關注半導體等關鍵產品的供應鏈,還包含協調出口管制,以“限制向中國出口‘敏感產品’”。

專家表示,目前來看,“印太經濟框架”的實際意義不大,充其量就是拜登搞所謂“小院高牆”戰略新的“抓手”。

錢亞旭說:“‘印太經濟框架’目前還只是比較空泛的概念,它受到美國國內政策的制約,比如,允許‘印太經濟框架’的成員國准入美國市場這條規定,若想通過美國國會的批准將會很困難。此外,成員國之間還要關於合作有漫長的談判。所以,拜登是為了迎合中期選舉迅速提出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它只能淪為一種表面上的政策工具,實際效果在未來幾年也不會太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曾表示,美方聲稱要通過“印太經濟框架”確保美在21世紀的競爭中勝出,這充分說明,這個“框架”首先是為美國經濟服務的。這些年,美國一直缺席亞太經濟合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不參加《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完全是從美國自身利益考慮。
他強調,這個“框架”同時是為推進美國地緣戰略服務的。“框架”打著合作之名行排他之實,企圖建立美國主導的貿易規則,重組產業鏈體系,讓地區國家與中國經濟“脫鈎”。大家會看清楚,“印太經濟框架”是擾亂地區合作的設計,是脅迫地區國家的工具。
台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05.2022
專家:台美擴大經濟合作會談實際上是印太經濟框架的一個補充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