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擬構建新框架 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 專家:拉“小圈子”不可能成功

© REUTERS / Kim Kyung Hoon美日擬構建新框架 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專家:拉“小圈子”不可能成功
美日擬構建新框架 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專家:拉“小圈子”不可能成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1.2022
關注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和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建立一個新的機制來管制尖端技術的出口,主要針對的是對華的技術輸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指出,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試圖構建高技術“小圈子”遏制中國發展,但是在全球供應鏈深度融合的今天,這一操作不可能成功。
報道稱:“中國正在推進‘軍民融合’戰略,即通過利用先進的民用技術來增強其軍事力量,因此,這一構想旨在停止對中國出口此類技術。美日政府將與其‘共享價值觀’的歐洲夥伴聯手建立這一機制。”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高度關注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2015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但時任美助理國務卿福特於2020年3月在美國務院網站上刊文稱,中國實施軍民融合戰略,將通過民用商業和學術研究等途徑獲取的新興技術轉為軍用,對美國家安全戰略構成影響,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要求美企業和學術機構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呼籲全球各國對中方行為保持謹慎。對此錯誤說法,中方予以駁斥。
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對華為等多家中國企業的技術出口進行了嚴格監管。但是,美國認為其努力似乎是有限的,需要建立一個納入其他國家的框架。日本政府也認為由具有同等技術的國家組成新的機制是更有效的。美日正協商哪些技術將被列入該機制監管,可能包括半導體製造設備、量子密碼學、人工智能(AI)相關技術等。
中國難以很快實現芯片進口替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12.2021
中國難以很快實現芯片進口替代
報道稱,美日構想中的新架構可被視為針對中國的新版“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COCOM,或稱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巴黎統籌委員會)。該委員會是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西方國家限製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的非正式國際組織,於1950年1月開始活動,於1994年3月31日正式宣佈解散。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
中國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鄭安光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

“美日擬限制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的做法與巴統(COCOM)和‘瓦森納安排’異曲同工,反映了其僵化過時的冷戰思維。這也是美國實施對華全面競爭戰略的一個手段,試圖通過構建一個將中國排斥在外的高技術‘小圈子’遏制中國發展。此外,美國也在借此來束縛和制約日本對華高技術貿易,影響日本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維護美國在高技術領域的優勢地位。”

據瞭解,“瓦森納安排”於1996年成立,目的是通過成員國間的信息通報制度,加強對常規武器和雙用途物品及相關技術轉讓的監督和控制,現有41個參加國。而儘管“瓦森納安排”規定成員國自行決定是否發放敏感產品和技術的出口許可證,並在自願基礎上向“安排”其他成員國通報有關信息,但“安排”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當“瓦森納安排”的某一國家擬向中國出口某項高技術時,美國甚至直接出面干涉,如捷克擬向中國出口“無源雷達設備”時,美便向捷克施加壓力,迫使捷克停止這項交易。
鄭安光副院長指出,在當代全球高技術創新領域深度融合的今天,沒有那個國家可以脫離全球創新鏈條而能保持技術優勢。
他強調:“更不用說美國和日本的高技術創新需要中國的市場、供應鏈、關鍵資源和人才供應。因此美日的這一構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Разработчик Huawei демонстрирует, что может обойтись без американски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в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7.12.2021
中國欲進一步強化國家在科技進步中的作用
鄭安光表示,如美日在未來構建這一機制,這也會對美國和日本的高科技創新帶來負面影響,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而中國則必然會採取反制措施。
他說:“這無疑會惡化中美、中日兩國關係的合作氛圍,在氣候變化、地區安全等議題上降低雙方合作的意願和潛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回應稱,美方一些官員罔顧事實,惡意歪曲中國的軍民融合發展政策,並企圖以此為藉口推動對華技術封鎖,干擾和阻礙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正常的經貿、科技合作。這種帶有陳舊冷戰思維的做法,違背國際合作精神和當今時代潮流,損害中美兩國利益乃至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