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網RUSNEWS.CN莫斯科7月29日電 今天出版的《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報道說,根據蓋達爾研究所的結論,國產貨和進口貨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俄羅斯本國工業增長的嚴重障礙。外國貨大部分不便宜,但質量更高,而俄羅斯商品一般更便宜,質量也比較低。這樣的話,它們之間的競爭比預料的要小一些。
根據蓋達爾研究所專家謝爾蓋·楚赫洛的研究報告,“在2009至2010年的穩定增長之後,同進口貨競爭的制約性影響已經降低和趨於穩定”。“而按照官方統計,進口大量增長情況下,對國產貨的需求將明顯不景氣。”
根據調查,在經濟危機前,有31%的企業家認為進口商品是俄羅斯製造業的制約性因素。在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這一比例降低到了13%,2010年底增加到25%,到2011年,儘管進口額增加,但這一指標降低到了21%。楚赫洛強調:“根據這些數據得出結果,我們的企業不認為2011年進口的商品同國產貨形成了競爭。另一個結論是,統計數據沒那麼可怕。”
楚赫洛表示,外國企業處於另一個“重量級”,他們不將俄羅斯企業視為競爭對手。“問問自己,誰能夠在俄羅斯市場上同寶馬車競爭。在很多領域都這樣。我們的工業依靠的是貧困的居民和不富裕的企業。是他們保證了俄羅斯商品的銷售。”當俄羅斯家庭和企業開支增加,俄羅斯居民將更多的購買進口商品。
Uralsib首席經濟學家阿列克謝·傑維亞托夫說,“我們的商品靠價格取勝,結果,處到了另一個市場定位,但是,在盧布對美元升值的時候,俄羅斯商品漲價,和進口貨進入同一個市場定位。在這種情況下,國產商品無法競爭,這就可以說出現了抑制生產增長的影響因素。”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雅羅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認為,這一結論適用於機械和設備生產,但不能擴大的大部分進口商品方面。他說:“比如,農業就是另一種情況。競爭是與同類產品展開的。”
利索沃利克說,不應該忘記,在過去的10到15年里,外國商品在一些領域系統性的擠走了本國生產商。因此,如今不能說在機械製造領域有平等的競爭:外國企業在過去十年里獲得了戰役的勝利。
傑維亞托夫認為:“對於俄羅斯工業,簡單和有前景的道路是尋找自己的市場定位。需要特別關注原料加工,為的是不向芬蘭出售木材,又向其購買紙張。”這可以是發展俄羅斯生產的中等商品,在質量和價格上高於中國,但又低於美國和歐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