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717/1066455716.html
“全球南方”引領者:上海合作組織承擔的歷史使命實現新突破
“全球南方”引領者:上海合作組織承擔的歷史使命實現新突破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7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在天津舉行。中國時政評論家周成洋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此次外長會為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作鋪墊。在全球霸權強權倒行逆施、保護主義逆流湧動、地區衝突此起彼伏的背景之下,作為“全球南方”引領者、秉持互利平等“上海精神”的上合組織肩負更大的歷史責任。 2025年7月17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07-17T16:30+0800
2025-07-17T16:30+0800
2025-07-17T16:30+0800
評論
上合組織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7/11/1066455295_0:0:3072:1728_1920x0_80_0_0_bbbc243ba62bade63b79a6de4d5d129f.jpg.webp
中國是上海合作組織2024-2025年輪值主席國。上合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辦,2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10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將出席峰會相關活動。本次外長理事會會議為天津峰會作了全面準備,簽署了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草案、上合組織未來十年發展戰略草案等多份決議。與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不忘初心,弘揚“上海精神”;二是安危共擔,夯實安全基石;三是互利共贏,驅動發展引擎;四是親仁善鄰,共建美好家園;五是堅守正道,捍衛公平正義。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於2001年6月15日,創始成員國為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2023年,伊朗加入。2024年,白俄羅斯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增加至10個。現有阿富汗、蒙古2個觀察員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斯里蘭卡、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巴林、馬爾代夫、緬甸、阿聯酋、科威特14個對話夥伴。7月1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的各國外長和常設機構負責人。習近平強調稱,中方始終把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事項,致力於把上海合作組織做實做強,維護好地區安全和穩定,促進成員國發展繁榮,打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周成洋指出,上海合作組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習近平主席在多個重要場合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工作也貫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以時代使命歷史擔當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維護全球南方權益,促進世界多極化平等有序發展。早在2018年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準確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提出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為上海合作組織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在霸權強權倒行逆施、保護主義逆流湧動、地區衝突此起彼伏的當下也更凸顯中國外交方略的先進性。他表示,國際公平正義需要更多有識之士來守護。“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核心理念,其內容為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上海精神”不僅符合成員國的共同利益,在國際上也具有強大吸引力和生命力,未來並不排除上海合作組織朋友圈進一步擴容擴圈的可能性,使“上海精神”進一步成為國際外交合作精神的重要一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7月15日在外長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天,我們決定授予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上海合作組織夥伴國地位。”他強調稱,不斷有新國家表示有興趣加入上合組織,這證明瞭上合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715/1066424069.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716/1066435948.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7/11/1066455295_341:0:3072:2048_1920x0_80_0_0_3fbc35156de8bd9b619f2c0b816cfd68.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上合組織
“全球南方”引領者:上海合作組織承擔的歷史使命實現新突破
評論
7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在天津舉行。中國時政評論家周成洋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此次外長會為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作鋪墊。在全球霸權強權倒行逆施、保護主義逆流湧動、地區衝突此起彼伏的背景之下,作為“全球南方”引領者、秉持互利平等“上海精神”的上合組織肩負更大的歷史責任。
中國是上海合作組織2024-2025年輪值主席國。上合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辦,2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10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將出席峰會相關活動。本次外長理事會會議為天津峰會作了全面準備,簽署了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草案、上合組織未來十年發展戰略草案等多份決議。
與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不忘初心,弘揚“上海精神”;二是安危共擔,夯實安全基石;三是互利共贏,驅動發展引擎;四是親仁善鄰,共建美好家園;五是堅守正道,捍衛公平正義。
周成洋表示,王毅外長的五點建議可以說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體現,反映出中國借助上海合作組織這一重要平台發揮周邊關係的信念,也體現出中國將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外交優先事項的支持,襯托出安危共擔的重要性。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於2001年6月15日,創始成員國為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2023年,伊朗加入。2024年,白俄羅斯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增加至10個。現有阿富汗、蒙古2個觀察員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斯里蘭卡、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巴林、馬爾代夫、緬甸、阿聯酋、科威特14個對話夥伴。
專家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有大部分是中國的周邊國家。習近平主席曾經強調,周邊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在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上也指出,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
7月1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的各國外長和常設機構負責人。習近平強調稱,中方始終把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事項,致力於把上海合作組織做實做強,維護好地區安全和穩定,促進成員國發展繁榮,打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周成洋指出,上海合作組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習近平主席在多個重要場合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工作也貫穿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以時代使命歷史擔當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維護全球南方權益,促進世界多極化平等有序發展。早在2018年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準確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提出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為上海合作組織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在霸權強權倒行逆施、保護主義逆流湧動、地區衝突此起彼伏的當下也更凸顯中國外交方略的先進性。
他表示,國際公平正義需要更多有識之士來守護。
“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核心理念,其內容為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上海精神”不僅符合成員國的共同利益,在國際上也具有強大吸引力和生命力,未來並不排除上海合作組織朋友圈進一步擴容擴圈的可能性,使“上海精神”進一步成為國際外交合作精神的重要一極。
專家強調:“上海合作組織是全球南方的引領者,全球南方國家的聲音越集中、共識越凝聚、力量越壯大,對國際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越有利。從這個角度看,上海合作組織承擔的歷史使命實現了新的突破和升級。”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7月15日在外長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天,我們決定授予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上海合作組織夥伴國地位。”他強調稱,不斷有新國家表示有興趣加入上合組織,這證明瞭上合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