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703/1066255748.html
中聯部部長批駁西方零和博弈理念和美防長所謂“以實力促和平”論調
中聯部部長批駁西方零和博弈理念和美防長所謂“以實力促和平”論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7月3日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7月3日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對西方零和博弈理念和美國防長所謂“以實力促和平”論調進行了批駁。 2025年7月3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07-03T16:25+0800
2025-07-03T16:25+0800
2025-07-03T16:25+0800
中國
國際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7/13/1051893970_0:270:1270:984_1920x0_80_0_0_9904ba8bf6501acbb825703c0fa00dc3.jpg.webp
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與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7月3日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以“共促世界和平與繁榮:共擔、共享、共贏”為主題。嘉賓將探討如何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承擔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責任,共享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最終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和持久和平。 劉建超說,和平與安全問題始終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命題與關鍵變量,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最複雜全球性挑戰。環顧全球,烏克蘭危機延宕三年,依然炮火紛飛;中東衝突從滿目瘡痍的加沙又蔓延到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正面的衝突;非洲蘇丹內亂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衝突動蕩的畫面刺激著嚮往和平人們的神經。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在全世界人民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和聯合國成立80週年之際,我們看到的是對安全威脅的回歸。 他指出,古往今來,我們曾聽到太多對訴諸武力的辯解,比如對利益的追求、對權力的爭奪、對安全的焦慮、對信仰的偏執等等等等。但我們卻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根植於零和博弈的這樣的一個理念在作祟。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資源只能是我多、你少,權力只能是我大、你小,安全只能是我有、你無,信仰只能是我優、你劣。理性讓位於殺戮,良知讓位於野蠻,人類用智慧創造出的文明又將其親手摧毀。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只有絕對安全似乎才是真正的安全,而為了所謂絕對安全,甚至可以置他人的安全於不顧。 劉建超還認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所謂的“以實力促和平”這種說法是霸權思維的新化身。 劉建超表示,在科技革命以根本性改變戰爭形態的今天,如果仍然執迷於零和博弈,絕對安全,甚至不惜將人工智能等創新成果應用到戰爭手段之中,世界人民很可能面臨的困境就不是誰輸誰贏,也可能是共同的毀滅,這將是人類文明無法承受的代價。 他強調,人類要走一條安危與共的道路,各國安全不可分割,每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每個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也都應該得到重視。人類要走一條休戚與共的道路,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中國領導人始終強調,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發展到甚麼程度,都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這不是外交辭令,更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中國堅定的戰略選擇是命運與共理念下的必由之路。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616/1065989521.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7/13/1051893970_0:0:1704:1277_1920x0_80_0_0_c0ed788348a7dd08d4da2de222a723dd.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中國, 國際
中聯部部長批駁西方零和博弈理念和美防長所謂“以實力促和平”論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7月3日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7月3日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對西方零和博弈理念和美國防長所謂“以實力促和平”論調進行了批駁。
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與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7月3日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以“共促世界和平與繁榮:共擔、共享、共贏”為主題。嘉賓將探討如何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承擔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責任,共享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最終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和持久和平。
劉建超說,和平與安全問題始終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命題與關鍵變量,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最複雜全球性挑戰。環顧全球,
烏克蘭危機延宕三年,依然炮火紛飛;中東衝突從滿目瘡痍的加沙又蔓延到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正面的衝突;非洲蘇丹內亂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衝突動蕩的畫面刺激著嚮往和平人們的神經。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在全世界人民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和聯合國成立80週年之際,我們看到的是對安全威脅的回歸。
他指出,古往今來,我們曾聽到太多對訴諸武力的辯解,比如對利益的追求、對權力的爭奪、對安全的焦慮、對信仰的偏執等等等等。但我們卻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根植於零和博弈的這樣的一個理念在作祟。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資源只能是我多、你少,權力只能是我大、你小,安全只能是我有、你無,信仰只能是我優、你劣。理性讓位於殺戮,良知讓位於野蠻,人類用智慧創造出的文明又將其親手摧毀。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只有絕對安全似乎才是真正的安全,而為了所謂絕對安全,甚至可以置他人的安全於不顧。
劉建超還認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所謂的“以實力促和平”這種說法是
霸權思維的新化身。
他說,“不久前,美國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先生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大談所謂的以實力促和平。我想在這裡必須要指出,他的這種說法是霸權思維的新化身,他真正炫耀的是武力,而不是對話,挑動的是對抗衝突,而不是和平與和諧。在這樣的理念推動下,修昔底德陷阱必然是大國的宿命,而中小國家很難獨善其身,常常面臨被霸權逼迫選邊站隊、淪為大國爭霸的犧牲品。”
劉建超表示,在科技革命以根本性改變戰爭形態的今天,如果仍然執迷於
零和博弈,絕對安全,甚至不惜將人工智能等創新成果應用到戰爭手段之中,世界人民很可能面臨的困境就不是誰輸誰贏,也可能是共同的毀滅,這將是人類文明無法承受的代價。
他強調,人類要走一條安危與共的道路,各國安全不可分割,每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每個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也都應該得到重視。人類要走一條休戚與共的道路,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中國領導人始終強調,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發展到甚麼程度,都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這不是外交辭令,更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中國堅定的戰略選擇是命運與共理念下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