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127/1063839923.html
李強: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為外國人才來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
李強: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為外國人才來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27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025年1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與獲得202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交流時表示,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搭建更多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為外國人才來華幹事創業、施展才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 2025年1月27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01-27T12:39+0800
2025-01-27T12:39+0800
2025-01-27T12:39+0800
李強
中國
優化
政策
外國人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3/0d/1048662141_0:69:1363:836_1920x0_80_0_0_2c02f305f8c715a390990745405f9382.png
李強指出,過去一年,中國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外國專家為此作出積極貢獻。大家在華工作、生活的經歷,也是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從中可以得到許多重要的啓示,突出的有兩點:一是世界需要交流。當今世界並不安寧,國際環境越複雜,越需要各國敞開胸懷、溝通對話。這些年,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迅猛發展,各國人員往來、信息交互越來越便捷頻繁,全球化進程不可逆轉。中國一貫主張加強國際溝通對話,鼓勵開展中外各層級、各方面交流往來,推動互學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我們將繼續堅持開放包容,積極促進各領域國際交流,推動各方通過坦誠對話、友好協商,化解矛盾分歧,共促和平發展。二是創新需要合作。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學研究的複雜性、系統性顯著增強,開放合作是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這些年,中國以實際行動促進科技合作和成果共享,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發起國際科技合作倡議,支持各國科研人員共同探討科技發展前沿問題。我們將繼續擴大科技開放,拓展和深化聯合科研,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同各國一道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攜手應對全球挑戰。 李強強調,中國在與世界的緊密聯繫、開放互動中發展了自己,也為推動世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開放的大門將始終向各國人才敞開。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搭建更多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為外國人才來華幹事創業、施展才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0705/1060257997.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3/0d/1048662141_78:0:1285:905_1920x0_80_0_0_901587dab1439e656042c13e0287ea4c.pn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李強, 中國, 優化, 政策, 外國人
李強: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為外國人才來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27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025年1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與獲得202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交流時表示,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搭建更多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為外國人才來華幹事創業、施展才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
李強指出,過去一年,中國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外國專家為此作出積極貢獻。大家在華工作、生活的經歷,也是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從中可以得到許多重要的啓示,突出的有兩點:一是世界需要交流。當今世界並不安寧,國際環境越複雜,越需要各國敞開胸懷、溝通對話。這些年,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迅猛發展,各國人員往來、信息交互越來越便捷頻繁,
全球化進程不可逆轉。中國一貫主張加強國際溝通對話,鼓勵開展中外各層級、各方面交流往來,推動互學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我們將繼續堅持開放包容,積極促進各領域國際交流,推動各方通過坦誠對話、友好協商,化解矛盾分歧,共促和平發展。二是創新需要合作。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學研究的複雜性、系統性顯著增強,開放合作是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這些年,中國以實際行動促進科技合作和成果共享,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發起國際科技合作倡議,支持各國科研人員共同探討科技發展前沿問題。我們將繼續擴大科技開放,拓展和深化聯合科研,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同各國一道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攜手應對全球挑戰。
李強強調,中國在與世界的緊密聯繫、開放互動中發展了自己,也為推動世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開放的大門將始終向各國人才敞開。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搭建更多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為外國人才
來華幹事創業、施展才華持續營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