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0308/1057540503.html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華為領跑2023年國際專利體系申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華為領跑2023年國際專利體系申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仍是國際專利申請的最大來源國,在申請專利的公司中,華為位居榜首。 2024年3月8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4-03-08T09:56+0800
2024-03-08T09:56+0800
2024-03-08T09:56+0800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專利
華為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10/1033281562_0:320:3072:2048_1920x0_80_0_0_15b082079178940823dec1d454f860c4.jpg.webp
數據顯示,去年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體系提交的申請總量為27.26萬件,同前一年相比下降1.8%,這是14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其中,中國仍然是PCT申請量最大的來源國,有69610件申請,同前一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6%,但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的申請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美國位居第二,有55678件,同2022年相比下降了5.3%。從專利申請的公司排名來看,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PCT申請量仍位居榜首,在2023年公佈了6494件PCT申請,但同前一年相比減少了1195件。韓國的三星電子位居第二(3924件申請),緊隨其後的是美國的高通公司(3410件)、日本的三菱電機(2152件)和中國的京東方科技(1988件)。在前十位的申請人中,中國的寧德時代增長最快,2023年公佈的申請量增加了1533件,排名上升了84位至第八位。在教育領域,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申請人(531件),蘇州大學(中國)位居第二(332件),清華大學(中國,209件)排名第四。從技術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已公佈的PCT申請中佔比最大,為10.2%。其次是數字通信(9.4%)、電氣機械(7.9%)、醫療技術(6.7%)和制藥(4.7%)。這五個領域的PCT申請量約佔2023年已公佈PCT申請總量的五分之二。此外,國際商標體系的申請量下降7%,國際外觀設計申請量增長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表示,儘管出現短期下滑,但長期趨勢表明,在日益全球化、數字化的經濟中,對知識產權的使用在穩步增長,並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而向全球擴展,預計今年晚些時候知識產權國際申請量會恢復增長。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中,亞洲國家佔55.7%,而十年前這一比例僅為40.5%。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0109/1056200177.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4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5/03/10/1033281562_341:0:3072:2048_1920x0_80_0_0_f9a66a85d93a89146559086ec4ed6910.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專利, 華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華為領跑2023年國際專利體系申請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仍是國際專利申請的最大來源國,在申請專利的公司中,華為位居榜首。
數據顯示,去年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體系提交的申請總量為27.26萬件,同前一年相比下降1.8%,這是14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其中,中國仍然是PCT申請量最大的來源國,有69610件申請,同前一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6%,但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的申請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美國位居第二,有55678件,同2022年相比下降了5.3%。
從專利申請的公司排名來看,中國的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PCT申請量仍位居榜首,在2023年公佈了6494件PCT申請,但同前一年相比減少了1195件。韓國的三星電子位居第二(3924件申請),緊隨其後的是美國的高通公司(3410件)、日本的三菱電機(2152件)和中國的京東方科技(1988件)。在前十位的申請人中,中國的寧德時代增長最快,2023年公佈的申請量增加了1533件,排名上升了84位至第八位。
在教育領域,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申請人(531件),蘇州大學(中國)位居第二(332件),清華大學(中國,209件)排名第四。
從技術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已公佈的PCT申請中佔比最大,為10.2%。其次是數字通信(9.4%)、電氣機械(7.9%)、醫療技術(6.7%)和制藥(4.7%)。這五個領域的PCT申請量約佔2023年已公佈PCT申請總量的五分之二。
此外,國際商標體系的申請量下降7%,國際外觀設計申請量增長1%。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表示,儘管出現短期下滑,但長期趨勢表明,在日益全球化、數字化的經濟中,對知識產權的使用在穩步增長,並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而向全球擴展,預計今年晚些時候知識產權國際申請量會恢復增長。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中,亞洲國家佔55.7%,而十年前這一比例僅為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