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價2023年中國航空成就:有助於掌握未來探索外太空技術

© 照片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12.2023
關注
俄羅斯知名東方學家、外交官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積極評價2023年中國航空成就,中國在全球航天領域取得的進步,有助於掌握未來探索外層空間的關鍵技術。

扎哈羅夫說:“中國正在獲得兩項主要能力:第一是創造可以在太空長期存在的載人物體。幾十年來,這些都是在理論上無法獲得的獨特技能,只能通過實踐得以實現。‘創建’一詞既指開發,也指後續運行,又指發射控制工作,還指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等;第二是與人類長期存在於太空相關的技術綜合體。”

扎哈羅夫表示,本週,中國成功從海上平台將三顆科學衛星送入太空。從海上發射火箭是一種新的發射方式,中方認為它比從陸地發射更靈活。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從海上發射了捷龍三號固體運載火箭,載有一顆用於發展互聯網技術的衛星。
中國深空探測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吳艷華在今年4月介紹,2030年有望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未來中國月球探測規劃的任務包括探月工程四期、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鵲橋通導遙(通信、導航、遙感)星座系統等。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三號任務總設計師劉繼忠在2023年中國航天大會上透露,中國提出建設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開展首次小行星防禦任務,將對50米級小行星進行超高速撞擊,並對動能撞擊效果在軌直接評估;未來還將建設火星科研站,開展長期可持續探測。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8.12.2023
中國3名航天軍工企業高層被撤銷政協委員資格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