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引發歐洲汽車大國關注

© AFP 2023 / WANG ZHAO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引發歐洲汽車大國關注
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引發歐洲汽車大國關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1.2023
關注
評論
中國有望在202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其在這一領域的強勁表現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中國專家表示,中國完善的產業鏈讓汽車製造具有高性價比,使得汽車出口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出口近年來迅速增長。據報道,2002年,中國全年汽車出口僅有2萬輛;2012年,出口量首次超過百萬輛,此後,中國的汽車出口量一直在100萬輛左右。而最近兩年,這一局面發生變化。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200萬輛,達到201.5萬輛,超越韓國,位居日本和德國之後;2022年,中國汽車全年出口311萬輛,超越德國,成為僅次於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而今年一季度,中國在汽車出口量上已經超越了日本。中國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58.1%。而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日本一季度汽車出口量為95.4萬輛,同比增長5.6%。中國乘聯會曾預測,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達到400萬輛,同比增長近30%,有望在今年全年趕超日本汽車出口量。
對於這一趨勢,汽車製造大國德國尤為關注。德國研究機構“汽車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23日發佈的研究報告得出結論:中國今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報告顯示,在今年1月至9月的時間內,中國製造商共計向國外銷售了340萬輛汽車。日本製造商則出口了320萬輛,德國製造商為240萬輛。

該研究機構的汽車專家布拉澤爾(Stefan Bratzel)說:“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性持續快速增長。今年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0%,340萬輛汽車之中的284萬輛是乘用車,增長了67%。”

關於中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中國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主要是因為中國汽車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同時歐洲市場因疫情出現了較大的需求缺口。
中國商務部:歐委會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抽樣不合規不透明,將嚴重扭曲結果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11.2023
中國商務部:歐委會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抽樣不合規不透明,將嚴重扭曲結果

他解釋道:“首先,海外汽車製造業面臨芯片短缺問題,導致車價明顯上漲。而這些汽車芯片基本上都在中國生產,例如台灣地區的台積電,通過分裝後最終在中國大陸使用。這一生產鏈條非常短,使得在芯片供給緊缺的情況下,能更好地保障中國市場,這也使得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性價比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在2021年芯片短缺之後,這一情況變得尤為明顯。其次,由於國際車輛供給相對不足,車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得到滿足,導致消費者更換車輛的頻率減緩,而中國汽車正好填補了國際車市供給的缺口。”

上述德國研究報告還特別指出,中國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持續表現強勁。從今年1月到10月之間,中國新註冊的電動汽車約為400萬輛,約佔市場份額23%。今年出口最多汽車的中國製造商是上汽(76萬輛)和奇瑞(64.8萬輛),而在上海設有工廠的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以26.5萬輛位居第三。
專家強調,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絕非偶然,而是建立在電子製造和汽車製造產業鏈都非常完善的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崔東樹指出:“首先,過去幾十年中國在彩電、冰箱、洗衣機等消費電子製造方面一直佔據著世界優勢地位,為消費電子產業鏈積累了巨大的優勢。而歐洲在消費電子產業鏈方面相對薄弱。其次,在(汽車)製造方面,歐洲和日本已經不再具備強大的產業鏈能力,而要在短期內重新塑造產業鏈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中國汽車出口的迅速增長引發了歐洲的擔憂。歐盟委員會此前表示,中國在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份額已上升至 8%,並可能在 2025 年達到 15%,並指出價格通常比歐盟製造的車型低 20%。歐盟委員會今年9月宣佈將對產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啓動反補貼調查。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向歐盟議會發表的年度講話中表示,電動汽車行業是清潔經濟的關鍵產業,對歐洲來說潛力巨大,但全球市場現在充斥著更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
她說:“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因此,我今天宣佈,歐盟委員會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但不接受逐底競爭。我們必須保護自己免受不公平行為的侵害。”
中國外長王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10.2023
王毅:中歐首先是夥伴,共識遠大於分歧
據悉,歐盟委員會將有長達13個月的時間來評估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於歐盟10% 標準稅率的關稅。反補貼調查涵蓋來自中國的電動車,也包括在中國製造的非中國品牌,例如特斯拉、雷諾和寶馬。
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歐盟擬採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專家強調,歐洲對中國出口的汽車採取的反補貼調查主要是為了保護歐洲本土汽車企業的發展,為本土工業留出發展空間。
崔東樹說:“歐洲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汽車在歐洲的強勢增長。因此,包括法國在內的一些國家提出對中國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實際上是希望本土汽車工業能夠在未來保持可持續競爭力,不被中國汽車擠壓得太嚴重。”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中國汽車出口總量很可能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然而,要維持每年100%到200%的高速增長將面臨較大挑戰。

崔東樹解釋稱:“由於2020年至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速過快,目前這一高增速主要是受國際車市汽車短缺的影響。鑒於歐美汽車生產正在加速恢復的過程中,市場上汽車的價格逐步下降,因此中國汽車出口的競爭優勢有一定程度的減弱。”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即將前往北京參加於12月7日至8日舉行中歐峰會,她近日發表講話,呼籲中國在綠色科技轉型中不要“逐底競爭”。馮德萊恩稱,我們將真誠地前往中國。我們永遠不會羞於提出我們的關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也將出席此次峰會,預計兩人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或因歐盟反華措施而遭受嚴重損失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10.2023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或因歐盟反華措施而遭受嚴重損失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