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115/1054981127.html
俄印公司在新德里簽署無人航空系統發展備忘錄
俄印公司在新德里簽署無人航空系統發展備忘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迪拜11月15日電 據衛星通訊社記者報道,俄羅斯開發無人航空系統的“未來運輸”公司與印度生產微電子產品的Sasaa電子私營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關於印度無人航空系統行業發展的備忘錄,包括建立聯合生產。 2023年11月15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11-15T14:53+0800
2023-11-15T14:53+0800
2023-11-15T15:22+0800
俄羅斯
印度
無人機
合作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803/81/1018038115_0:0:2747:1546_1920x0_80_0_0_04bc10e9583222463c5e3674bff415f8.jpg
兩家公司負責人在2023年迪拜航展上簽署了相應文件。報道指出,這是國產無人機系統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未來運輸”首席執行官尤里•科扎連科指出,無人機將用於印度農業生產以及向山區運送貨物。據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印度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兩家公司計劃佔據至少25%的市場份額,每年可能帶來高達13億美元的營收。印度公司將於2024年3月開始組裝俄羅斯無人機印度Sasaa Electronics Private Limited公司負責人戈埃爾(Rakesh Goel)告訴記者,該公司將於2024於3月開始組裝俄羅斯"未來運輸"無人機系統。在2023年迪拜航展上,俄羅斯和印度公司簽署了關於發展印度無人機系統行業的備忘錄,包括聯合生產無人機。據悉,這是國產無人機系統首次進入國際市場。戈埃爾表示,俄羅斯無人機組裝將於2024年3月開始。俄羅斯無人機系統將用於農業和向印度山區運送貨物。戈埃爾稱,通過與“未來運輸”的這種合作,印度的城市流動性和貨運物流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428/1049921760.html
印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803/81/1018038115_106:0:2233:1595_1920x0_80_0_0_7915b2f387d34ff468e24799d45bbaee.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俄羅斯, 印度, 無人機, 合作
俄印公司在新德里簽署無人航空系統發展備忘錄
2023年11月15日, 14:53 (更新: 2023年11月15日, 15:22)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迪拜11月15日電 據衛星通訊社記者報道,俄羅斯開發無人航空系統的“未來運輸”公司與印度生產微電子產品的Sasaa電子私營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關於印度無人航空系統行業發展的備忘錄,包括建立聯合生產。
兩家公司負責人在2023年迪拜航展上簽署了相應文件。報道指出,這是國產無人機系統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未來運輸”首席執行官尤里•科扎連科指出,無人機將用於
印度農業生產以及向山區運送貨物。
科扎連科補充說:“氣候炎熱潮濕,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山地區可能會成為這項事業的嚴峻挑戰。 ”
科扎連科說:“我們計劃大幅改進‘未來運輸’無人航空系統的現有模型並開發新技術”。
據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印度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兩家公司計劃佔據至少25%的市場份額,每年可能帶來高達13億美元的營收。
印度Sasaa Electronics Private Limited公司負責人戈埃爾(Rakesh Goel)告訴記者,該公司將於2024於3月開始組裝俄羅斯"未來運輸"無人機系統。
在2023年迪拜航展上,俄羅斯和印度公司簽署了關於發展印度無人機系統行業的備忘錄,包括聯合生產無人機。
戈埃爾表示,俄羅斯無人機組裝將於2024年3月開始。
他說:"我們計劃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追加投資將少於1000萬美元。"
俄羅斯無人機系統將用於農業和向印度山區運送貨物。戈埃爾稱,通過與“未來運輸”的這種合作,印度的城市流動性和貨運物流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