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部署太空系統速度超過美國

© AP Photo / Andy Wong中國部署太空系統速度超過美國
中國部署太空系統速度超過美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8.2023
關注
評估中美兩國的航天能力不能僅局限於航天發射的歷史、次數和技術發展水平。專家們在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注意到衛星系統部署時間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衝突一旦爆發能迅速更換軍用衛星的可能。專家們得到了令美軍意想不到的可怕結果——中國在這方面遠超美國。
美國軍事網站《防務快訊》注意到美國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CSET)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報告稱,中國目前在軍事航天系統發展的多個重要領域領先於美國。近年來美國官員主要關注實現“戰術響應空間發射(TRSL)的計劃,即根據戰場條件將系統迅速送入軌道的能力,而不是通常需要多年時間的過程。專家們在報告中警告,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在這場競爭中已經領先於美國。
TRSL 主要指的是,一旦發生衝突或事故,快速更換損壞或被摧毀的衛星的能力。雖然準備過程複雜,大多數太空發射需要幾個月或更長時間,但“響應發射”應該在下令後不超過幾天內進行,並且可以在衝突期間進行。由於美中軍隊都依賴衛星系統進行現代作戰,一個擁有能夠快速恢復自己軌道潛力的國家將在大規模衝突中佔據優勢。
儘管美軍已經認識到需要更強大的TRSL,但美國航天工業,包括私營和公共部門,傳統上一直關注有效載荷能力、可靠性和效率,或者同時發射盡可能多的衛星。這一戰略刺激了大型液體推進劑火箭的發展,使美國能夠開發出迄今為止最廣泛的太空構架。 然而,發射這些火箭需要很長時間,因為燃料的安全制備需要複雜的過程和大量的地面設備。一句話,這些導彈並不適合“響應發射”。
中國開發了一系列能夠運載多顆衛星的大型液體推進劑火箭,同時還建造了一系列不依賴複雜發射基礎設施的移動固體推進劑火箭。 這些運載火箭大部分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及其子公司開發的。它們幾乎不需要地面維修設備。其中大多數可以從運輸發射器(支持移動發射的專用車輛)發射。這些移動火箭通常比液體推進劑火箭要小,不能攜帶與大型火箭一樣多的衛星,但可以快速運輸到偏遠地點併發射,使其成為快速更換在衝突中受損或被摧毀的空間系統的理想選擇。
中國在軍民兩用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遏制了美英澳“奧庫斯”聯盟成員國的野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6.2023
中國在技術競爭中擊敗AUKUS
路透社報道稱,中國理想汽車公司宣佈計劃到 2024 年在中國的銷量超過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根據公司規劃,目標是到2024年成為中國銷量領先的豪華汽車品牌。成立於2015年的理想汽車公司將於今年年底推出首款純電動MEGA車型,無論配備哪種發動機。此款豪車都有可能成為50萬元以上價位車型中最暢銷的車型。
今年1月特斯拉發起的價格戰給蔚來、小鵬等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帶來不小壓力,致其上半年銷量下降、虧損增加。但理想汽車今年憑借四款針對家庭的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增加了30萬元以上細分市場的市場份額,並提高了利潤。今年頭7個月該公司售出173251輛汽車,同比增長145%。寶馬、奔馳和奧迪儘管設法讓經銷商大打折扣來銷售其產品,但銷售量仍遠遠低於這些數字。
被暴雨淹沒的街道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8.2023
多媒體
北京暴雨紅色預警
NBC 廣播公司用大量篇幅報道了中國當前遭遇的天氣異常情況。 今年中國的夏季是一個極端的時期,全國輪番遭遇悶熱、高溫和暴雨惡劣天氣。報道援引中國應急管理部的話稱,7月份有147人因自然災害死亡或失蹤。多起極端天氣事件不僅讓中國14億人口受到影響,而且也導致世界最大糧食生產國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隨著氣候的變化,類似在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出現的惡劣天氣預計今後會更加頻繁。人們自然也越來越擔心主要糧食產區可能出現大規模農作物損失。中國農業部表示,由於極端天氣的出現變得更加頻繁,形勢也在不斷惡化。
專家們表示,全球氣溫上升可能會改變中國的農業格局,因為將把一些主要在中國南方種植的農作物向北遷移。但這並非總是好事,因為暖冬會導致出現更多的害蟲。
列寧格勒動物園在炎炎夏日為動物們準備冰淇淋和水池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08.2023
列寧格勒動物園在炎炎夏日為動物們準備冰淇淋和水池
據印度電視頻道 WION 報道,中國科學家們仍在猜測一項考古發現——一個可能屬於未知類人生物的頭骨。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是,無法將這一髮現與任何已知的人類譜系相匹配。頭骨看起來不像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或我們(現代人類)。但他與不同的譜系有一些相似之處。人類起源通常被視為一個已完成且完整的科學主題。然而這並非如此。Science Alert 的一篇文章稱,這個神秘的頭骨屬於一個生活在大約 30 萬年前大約12 至 13 歲的少年。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和一些外國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人類新分支的發現。這一髮現於 2019 年在中國東部的華隆洞發現。
根據《人類進化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這個幾乎保存完整的頭骨具有與現代人類譜系相似的構造。作者寫道,雖然面部特徵與現代人類相似,但骨膜和下巴“似乎更原始”。這使得科學鑒定過程變得更加複雜。頭骨似乎是身體特徵的馬賽克,表明亞洲不同血統的共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