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厄爾尼諾:國際社會應攜手應對極端天氣事件

© AP Photo / Andy WongA boy reacts after being splashed by water in a fountain at a shopping mall in Beijing, where a heat wave brought temperatures above 95 degrees (35 C)
A boy reacts after being splashed by water in a fountain at a shopping mall in Beijing, where a heat wave brought temperatures above 95 degrees (35 C)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7.2023
關注
評論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上週二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厄爾尼諾現象正在發生,加上全球變暖,氣溫創下歷史新高。世衛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出現洪水、颶風和熱浪等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面對厄爾尼諾現象產生的不利影響和帶來的極端氣象災害,我們能做些甚麼?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中心特約研究員鄭挺穎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進行了分析。
譚德塞表示,上週一,世界記錄到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在未來幾個月,預計會出現一系列對人類健康有害的極端天氣事件,包括乾旱、洪水、颶風和熱浪等。他補充說,非洲之角長期乾旱已經引發飢荒、移民和疾病浪潮,給公共衛生服務帶來了嚴重壓力。預計今年,非洲之角(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共和國和烏乾達這七個國家)近 6000 萬人面臨糧食短缺。世界衛生組織稱,到2023年,超過1000萬5歲以下兒童將面臨嚴重營養不良。
鄭挺穎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面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問題,國際社會應攜手應對,普通民眾則需做好自身防護。
他說:“從國際層面來看,各國以及國際組織需攜手共同應對極端天氣所帶來的問題,比如非洲之角最為突出的飢荒問題,無疑需要包括中俄在內各國聯手提供糧食援助,避免因飢餓造成大面積人道主義災難。從普通民眾的角度來看,在極端天氣頻發的情況下則需要做好自身安全防護。比如持續高溫天氣下,多使用電扇、空調,如果出現輕微中暑就盡快休息喝水吃藥。特別是戶外作業人員很容易出現中暑或危害身體健康的情況,在這方面企業一是需要嚴格執行勞動保護制度,二是也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督。”
鄭挺穎指出,實際上應對氣溫上升是一個長期過程。
他說:“今年可能是在中國出現罕見高溫,明年則可能出現在其他地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速,各種極端天氣或將頻繁發生,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一定會以何種形式發生在哪裡,但發生的概率和後果是由全世界人民共同承擔的。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一是盡可能減慢升溫的速度,二是加強應對極端氣候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各國民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
2023年7月7日,星期五,悶熱的北京,一個男孩在故宮附近用電風扇給自己降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7.2023
多媒體
找尋陰涼:熱浪席捲全球
具體到中國,鄭挺穎進一步指出:“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中國成立了應急管理部,將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處置職能整合在一起,這說明我們所面臨的相關挑戰格外嚴峻。除傳統的煤礦生產安全管理,部門在應對自然災害極端天氣方面也有一系列工作,比如防災物資的準備、技術指導、緊急狀態動員、組織後勤保障等。畢竟今夏持續高溫,冬季可能又會出現雪災,大量降雪對基礎設施建設、道路交通系統可能又是新的挑戰,包括人力財力物力都需要做好相關預案。應該說只有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具有韌性,才能應對各種已知和未知的氣候變化風險。”
鄭挺穎強調,面對危機,重要的是積極應對,從中吸取經驗,提高能力,而不能麻木不仁,任其發展,無所作為。
他表示:“俗話說,危機是危險也是契機,能否抓住契機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考驗。如果經受一次高溫天氣,能夠從中掌握很多技能、知識,增強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應對能力,我認為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但若是一次又一次麻木不仁地對待災害,造成各種損失也無所作為,那災害將只是一場災害。另外,在應對極端天氣過程中,細節也不容忽視。比如近日我出差在外地,看到高鐵站頂棚玻璃有出現裂痕的情況,雖然玻璃尚未碎裂掉落,但這無疑需要安全人員定期檢查。否則一旦遇到突發極端天氣,玻璃極易掉落砸傷人。包括河流堤岸的堅固程度,同樣需要人員定期巡防。”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近期,中國多地氣溫也頻頻突破40℃,有些地區甚至刷新當地同期觀測史上氣溫極值紀錄。據7月6日消息,北京南郊觀象台最高氣溫41℃,這是北京氣象觀測史上首次在7月出現連續兩天氣溫超過40℃。同時,這也是今年以來,北京出現的第五個40℃以上的高溫天。中央氣象台接連數日發佈高溫預警。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關於今年盛夏全國氣候趨勢的最新預測稱,華北、華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過程。
上海高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7.2023
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兩天破紀錄,7月4日成為史上最熱一天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