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是中國展示軟實力的新場地

© AP Photo / Andy Wong太空是中國展示軟實力的新場地
太空是中國展示軟實力的新場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6.2023
關注
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外國分析人士的關注。 與此同時太空項目的對外開放程度也越來越高,其背後可見中國成為商業太空探索領導者之一的雄心。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外國媒體看中國”節目中的首個話題。
彭博社記者 Allen Wan 撰文談到了中國對太空計劃日益增長的興趣,並以此作為在國際舞台上行使軟實力的一種手段。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地對外開放其太空計劃。這位記者談到了他最近對酒泉發射場的訪問,並指出了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認真而長期的雄心。
談到計劃本身,作者回顧說,北京在太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在 2019 年成功將著陸器送往月球背面,並在 2021 年將火星車降落在火星上。然而,儘管取得了這些成就,中國仍面臨著吸引國際合作夥伴參與其太空任務的挑戰。文章指出,儘管歐洲國家最初有興趣,但他們最近開始變得猶豫起來,這迫使中國尋找其他夥伴。
作者認為,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建立聯繫,特別是與那些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建立聯繫,以表明它希望擴大其在太空的影響力。此外火箭發射的商業化越來越鼓勵中國將太空探索視為未來可以主導的潛在領域。在這方面,正如文章指出的那樣,中國航空航天業不僅與美國政府項目構成競爭,還與其他國家以及 SpaceX 等私營公司開展競爭。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私人飛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6.2023
馬斯克的表現是與中國建設性合作的典範
CNBC 商業新聞頻道對SpaceX 創始人兼負責人埃隆·馬斯克的訪華成果進行了總結。文章寫道,儘管太空計劃不在他在中國會面和會談的議程上,此次訪問的計劃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此次訪問是三年來的首次,這位億萬富翁受到了中方高級官員的接待,贊揚了中國的技術發展,並參觀了位於上海的特斯拉工廠。對於特斯拉和馬斯克來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但競爭日益激烈,經濟前景仍不明朗。CNBC 強調,特斯拉正在中國市場調整價格以保持競爭力。
該頻道注意到馬斯克在中國舉行的高級別會議,包括他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進行了交談。中國外長稱贊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潛力,表示“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馬斯克還會見了中國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上海他會見了市委書記陳吉寧。特斯拉上海工廠是該公司在中國唯一的生產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 馬斯克稱贊了超級工廠的成功,並表示希望與這座城市在各個領域擴大合作。
最後,馬斯克會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CNBC 稱,目前尚不清楚此次會談的內容,但這畢竟凸顯了馬斯克與中國主要高級官員的密切關係。
馬斯克與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的會面無疑在商務計劃中格外引人注意。彭博社報道稱,今年三月特斯拉就探索與寧德時代合作在美國建設電池工廠的可能性進行過探討。
伊隆·馬斯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05.2023
中國外交部:中方一向歡迎包括馬斯克先生在內的各國工商界人士訪華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和印度 5 月份的俄羅斯石油進口量達到創紀錄水平。Vortex 和 Kpler 的數據顯示,中國和印度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原油進口國,也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5 月份進口了約 1.1 億桶原油,比上個月增加 10%,儘管美國警告稱違反了所謂的價格上限。據 Vortex 分析師稱,俄羅斯對印度的石油供應量達到創紀錄的 860 萬噸(6280 萬桶),而中國獲得了600 萬噸。Kpler 數據也顯示出類似的趨勢。
除了繼續購買從太平洋港口科茲米諾出口的 ESPO 原油外,印度煉油商還增加了中質含硫烏拉爾石油和 Sokol 和 Varandey的輕質原油的採購量。在中國,由於經濟復蘇慢於預期,煉油廠正試圖削減原料成本並提高利潤率。大型私營煉油廠今年早些時候開始購買俄羅斯石油。最近幾個月的採購量有所增加。 “我們現在看到更多的新買家來自中國,”一家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發言人告訴路透社。 路透社指出,中國買家對俄羅斯石油的需求增加,得益於較低的運輸成本和更穩定的差價帶來的高利潤,使供應在資金方面更具吸引力。
普京允許不管價格上限按照2月1日之前與友好國家簽訂的協議交付石油和石油產品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8.04.2023
普京簽署向友好國家供應石油的法令
中國正遭受天氣異常——影響其能源系統運行的創紀錄溫度,這是來自英國《衛報》的消息。據中國官方稱,5月全國氣溫達到或超過本月曆史最高值。5月29日上海市氣象局報告氣溫36.1攝氏度。此前 5 月份的記錄是 35.7 攝氏度,是在 2018 年創下的。預計未來幾天華南大部氣溫將超過35攝氏度,部分地區氣溫將超過40攝氏度。由於上海等大都市地區對空調的需求不斷增加,輸電網絡正在為高峰用電做準備。最近幾天包括廣東在內的南方工業中心的用電量急劇上升。中國南方電網是中國兩大輸電網絡運營商之一,那裡的高峰需求超過 2 億千瓦,比平時提前幾周,接近歷史峰值。不同尋常的是,2023 年中國北部地區普遍存在乾熱天氣。這會帶來許多環境問題。去年夏天以來,長江流域遭受了自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當地糧食作物受損。中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 7 月以來,長江流域的降雨量減少了近 50%。中國長江中下游、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水位均創歷史最低水平。
俄羅斯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