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406/1049319829.html
超過3500人將參加俄羅斯“安全北極2023”演習
超過3500人將參加俄羅斯“安全北極2023”演習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超過3500人和約650件設備將參加俄羅斯大型部門間實驗研究演習“安全北極2023”,該演習將於4月6日至7日在俄羅斯從卡累利阿到楚科奇的9個地區舉行。 2023年4月6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4-06T09:59+0800
2023-04-06T09:59+0800
2023-04-06T09:59+0800
俄羅斯
北極
安全
演習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4/09/1040586576_0:7:1000:570_1920x0_80_0_0_a0eece82983802f833f2046d1cfc24de.jpg.webp
此前媒體人不同天氣,俄羅斯執法機關和大型國企約30個部門以及非洲和拉美國家在內的9國代表將參加此次演習。兩天計劃完成16項各類事故處理任務,包括在涉及有害化學物質排放、輻射污染危險的生產設施發生的事故,以及電力和通信信號中斷、空難、石油產品洩漏、房屋倒塌等事故,共需解決110個實驗研究難題,其中35個為實踐型。俄緊急情況部158名科學家將評估分析任務完成情況。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新聞司援引部長亞歷山大• 庫連科夫的話稱:“國家統一應急管理系統的人員和設備——超過3500名專家和650件設備將參加多項實踐活動。”此前,俄緊急情況部教育和科技事務司司長亞歷山大• 邦達爾稱,在北極演習框架下,緊急情況部直升機將首次在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上降落。演習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在北極建設臨時冰上機場。俄羅斯北極地區有多個核電站、核動力破冰船和軍艦駐紮點、化學危險和易爆易燃設施、重要通訊設施,容易發生人為事故。北方海路是保證俄羅斯北冰洋沿海運輸的交通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還可能成為重要的國際交通幹線。俄羅斯北極地區平均每年發生100多起自然和人為事故,與此同時,人為事故的數量還在穩定增長,其中以交通事故(30%)、爆炸和技術設備火災(24%)為主。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102/1046844353.html
北極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4/09/1040586576_116:0:885:577_1920x0_80_0_0_8008512243a19c4a4ffdef46f4fb6cab.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俄羅斯, 北極, 安全, 演習
超過3500人將參加俄羅斯“安全北極2023”演習
超過3500人和約650件設備將參加俄羅斯大型部門間實驗研究演習“安全北極2023”,該演習將於4月6日至7日在俄羅斯從卡累利阿到楚科奇的9個地區舉行。
此前媒體人不同天氣,俄羅斯執法機關和大型國企約30個部門以及非洲和拉美國家在內的9國代表將參加此次演習。
兩天計劃完成16項各類事故處理任務,包括在涉及有害化學物質排放、輻射污染危險的生產設施發生的事故,以及電力和通信信號中斷、空難、石油產品洩漏、房屋倒塌等事故,共需解決110個實驗研究難題,其中35個為實踐型。俄緊急情況部158名科學家將評估分析任務完成情況。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新聞司援引部長亞歷山大• 庫連科夫的話稱:“國家統一應急管理系統的人員和設備——超過3500名專家和650件設備將參加多項實踐活動。”
此前,俄緊急情況部教育和科技事務司司長亞歷山大• 邦達爾稱,在北極演習框架下,緊急情況部直升機將首次在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上降落。演習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在北極建設臨時冰上機場。
俄羅斯北極地區有多個核電站、核動力破冰船和軍艦駐紮點、化學危險和易爆易燃設施、重要通訊設施,容易發生人為事故。
北方海路是保證俄羅斯北冰洋沿海運輸的交通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還可能成為重要的國際交通幹線。俄羅斯北極地區平均每年發生100多起自然和人為事故,與此同時,人為事故的數量還在穩定增長,其中以交通事故(30%)、爆炸和技術設備火災(24%)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