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西方政治家在批評習近平訪俄前應摘下“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

© Sputnik / Sergei Karpuhin / 跳轉媒體庫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握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握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3.03.2023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3月22日電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王文在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網站上發表的文章中寫道,西方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是受到了意識形態的過分影響,中國奉行追求和平的獨立外交政策。
3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了對俄羅斯的訪問。本次訪問讓西方國家心生不滿。3月20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責中國不負責任並向俄羅斯提供外交掩護。
王文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同為世界大國,兩國關係具有特殊性,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鑰匙不在中國手上,而在美國和歐洲手上。
王文稱:“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爆發的原因,也不是其中的參與者。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旨在加強和平,而不是武裝任何一方。”他指出,美國是烏克蘭衝突中提供武器最多的國家。美國五角大樓3月20日在聲明中宣佈,向烏克蘭提供價值3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王文寫道:“一些西方政治家反對中國領導人出訪俄羅斯,因為他們不希望中俄關係變得更加堅固。西方希望中國發揮建設性作用,還有甚麼能比促進和平更有建設意義?”
王文認為,中俄關係與烏克蘭危機不能相提並論,並表示,習近平主席在過去10年中8次出訪俄羅斯,與普京總統舉行了40次會晤。
王文表示:“中俄關係的發展有明確道路,而西方政治家在進行批評前,應摘下‘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
王文還強調,中國是唯一一個系統性提出以政治方案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大國。
3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沒有資格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對克里姆林宮來說,重要的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訪問莫斯科的結果,而不是西方國家對它的集體反應,他們的反應一如往常,是不友好的。
中國專家:中俄合作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是大勢所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2.03.2023
中國專家:中俄合作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是大勢所趨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