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321/1048894671.html
中國大幅減少美債
中國大幅減少美債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已將自己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美國國債)減持至 2010 年以來的歷史新低。Freedom Finance Global 分析師羅曼·盧基揚奇科夫在接受 RT 採訪時指出,北京擺脫對美國債投資的趨勢與美聯儲提升美國關鍵利率直接相關。 2023年3月21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3-21T19:40+0800
2023-03-21T19:40+0800
2023-03-21T19:50+0800
評論
俄中關係
俄媒看中國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457/43/1024574378_0:67:1000:630_1920x0_80_0_0_70e997c80d8bb981595e3261d077c675.jpg
美國監管部門的舉措部分有助於抑制通脹上升,但這對政府債券價格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在美聯儲計劃繼續加息的消息傳出後,北京為了避免損失,正在提前處理無利可圖的資產。 羅曼·盧基揚奇科夫認為,在美國政府債務價值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正在採取平衡的戰略,使其儲備多樣化。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政治因素直接關係到華盛頓將來可能封鎖中國資產的問題。 這已有例在先——其中一個就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限制。 據金融分析師和風險管理師協會監事會成員亞歷山大·拉祖瓦耶夫稱,西方國家凍結俄羅斯儲備,表明美元和歐元並不是那麼可靠的投資工具。因此中國希望節省一些資金,以防與華盛頓的對抗加劇。 然而,無論國際政局如何變幻,中國很可能會繼續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投資。這是一種務實的舉措:美國正處於一場嚴重的銀行業危機的邊緣,出路令人悲觀。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中國。俄羅斯專家最後指出,這樣一來,從長遠來看美國可能難以償還其公債。在北京剛剛閉幕的“兩會”不僅重點關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先事項,而且還極為關注外交政策問題。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當代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政治學博士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就中國外長秦剛在“兩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給予了評論。中國的一個重要外交政策敘事仍然是反對霸權和反對冷戰思維,認為必須通過更公平的全球治理來應對。秦剛表示,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口總數的80%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70%。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事務中應該享有更大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總的來說,秦剛的新聞發佈會表明,中國已經準備好形成自己的議程並提供給世界。最近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計劃以及中國外交風格的改變都證實了這一點。中國外交不僅要被傾聽,更要被聽到。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認為,在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內,中國的新外交政策將更加積極進取,俄中關係將在西方壓力下變得更加牢固。在中方的積極調解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復了外交關係。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國際問題應用分析系副教授馬克西姆·蘇奇科夫在《Profile》雜誌上對華盛頓是否會害怕中國在中東的外交擴張進行瞭解釋。在他看來,中國的斡旋成功,對美國的威信造成了打擊,它將難以輓回。但在這裡更令人不快的是沙特人的立場——看似忠誠的盟友,他們開始獨立解決自身安全問題。為了經濟利益和維持政治穩定,沙特和伊朗已經有足夠的理由結束敵對狀態。於是中國主動提出成為調節方。北京希望將其經濟和貿易資源(伊朗對華貿易佔30% 以上的貿易;中國是沙特的最大石油出口市場)轉化為政治影響力,並說服德黑蘭和利雅得朝緩和邁出一步。不過馬克西姆·蘇奇科夫指出,很難預測伊朗與沙特協議的執行會有多成功。其要點是兩國有義務不侵犯彼此的主權,不干涉鄰國事務。對這些協議的可行性很難做出評估,這正是美國試圖用來貶低中國斡旋努力的理由。然而,恰恰是一貫否定的立場阻止了美國人扭轉局勢:許多不同的力量已經在整個中東地區發揮作用。縱觀世界政治風暴,該地區玩家正努力以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融入新格局。 所有這些力量都開始自主運作,沒有美國的任何參與。《專家》的文章寫道,中國外交活動的活躍可能會導致爭奪歐洲真正的“政治鬥爭”。美國及其盟友堅持所謂印太戰略,將各國捲入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刻意挑撥對華關係。面對這一局面,中國保留與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中心尋求戰略合作的權利。政治學家亞歷山大·拉爾認為,中國應該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第二超級大國。不與西方對抗,難以行得通,因此北京通過外交渠道加強努力。歐洲將面臨一個選擇:要麼不惜一切經濟代價與中國斷絕經貿關係,要麼繼續向中國靠攏,但隨後失去美國的安全保障。儘管今天歐盟看似非常強大,但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試探。法國總統馬克龍預計將於 4 月前往中國,想說服中國改變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不過國立研究型大學高等經濟大學、外交部所屬的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歷史科學博士謝爾蓋·盧佳寧相信,馬克龍只會做做樣子告誡北京。此訪的真正意義在於探討中歐外交和解帶來的機遇。(俄羅斯衛星社不對轉載自俄羅斯媒體的信息負責)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321/1048894181.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306/1048471156.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316/1048735413.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457/43/1024574378_56:0:945:667_1920x0_80_0_0_d7b238a61f4fd0e57546f70a39a7cd9e.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俄中關係, 俄媒看中國
中國大幅減少美債
2023年3月21日, 19:40 (更新: 2023年3月21日, 19:50) 中國已將自己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美國國債)減持至 2010 年以來的歷史新低。Freedom Finance Global 分析師羅曼·盧基揚奇科夫在接受 RT 採訪時指出,北京擺脫對美國債投資的趨勢與美聯儲提升美國關鍵利率直接相關。
美國監管部門的舉措部分有助於抑制通脹上升,但這對
政府債券價格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在美聯儲計劃繼續加息的消息傳出後,北京為了避免損失,正在提前處理無利可圖的資產。 羅曼·盧基揚奇科夫認為,在美國政府債務價值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正在採取平衡的戰略,使其儲備多樣化。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政治因素直接關係到華盛頓將來可能封鎖中國資產的問題。 這已有例在先——其中一個就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限制。 據金融分析師和風險管理師協會監事會成員亞歷山大·拉祖瓦耶夫稱,西方國家凍結俄羅斯儲備,表明美元和歐元並不是那麼可靠的投資工具。因此中國希望節省一些資金,以防與華盛頓的對抗加劇。 然而,無論國際政局如何變幻,中國很可能會繼續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投資。這是一種務實的舉措:美國正處於一場嚴重的銀行業危機的邊緣,出路令人悲觀。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中國。俄羅斯專家最後指出,這樣一來,從長遠來看美國可能難以償還其公債。
在
北京剛剛閉幕的“兩會”不僅重點關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先事項,而且還極為關注外交政策問題。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當代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政治學博士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就中國外長秦剛在“兩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給予了評論。中國的一個重要外交政策敘事仍然是反對霸權和反對冷戰思維,認為必須通過更公平的全球治理來應對。秦剛表示,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口總數的80%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70%。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事務中應該享有更大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總的來說,秦剛的新聞發佈會表明,中國已經準備好形成自己的議程並提供給世界。最近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計劃以及中國外交風格的改變都證實了這一點。中國外交不僅要被傾聽,更要被聽到。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認為,在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內,中國的新外交政策將更加積極進取,俄中關係將在西方壓力下變得更加牢固。
在中方的積極調解下,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復了外交關係。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國際問題應用分析系副教授馬克西姆·蘇奇科夫在《Profile》雜誌上對華盛頓是否會害怕中國在中東的外交擴張進行瞭解釋。在他看來,中國的斡旋成功,對美國的威信造成了打擊,它將難以輓回。但在這裡更令人不快的是沙特人的立場——看似忠誠的盟友,他們開始獨立解決自身安全問題。為了經濟利益和維持政治穩定,沙特和伊朗已經有足夠的理由結束敵對狀態。於是中國主動提出成為調節方。北京希望將其經濟和貿易資源(伊朗對華貿易佔30% 以上的貿易;中國是沙特的最大石油出口市場)轉化為政治影響力,並說服德黑蘭和利雅得朝緩和邁出一步。不過馬克西姆·蘇奇科夫指出,很難預測伊朗與沙特協議的執行會有多成功。其要點是兩國有義務不侵犯彼此的主權,不干涉鄰國事務。對這些協議的可行性很難做出評估,這正是美國試圖用來貶低中國斡旋努力的理由。然而,恰恰是一貫否定的立場阻止了美國人扭轉局勢:許多不同的力量已經在整個中東地區發揮作用。縱觀世界政治風暴,該地區玩家正努力以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融入新格局。 所有這些力量都開始自主運作,沒有美國的任何參與。
《專家》的文章寫道,中國外交活動的活躍可能會導致爭奪
歐洲真正的“政治鬥爭”。美國及其盟友堅持所謂印太戰略,將各國捲入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刻意挑撥對華關係。面對這一局面,中國保留與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中心尋求戰略合作的權利。政治學家亞歷山大·拉爾認為,中國應該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第二超級大國。不與西方對抗,難以行得通,因此北京通過外交渠道加強努力。歐洲將面臨一個選擇:要麼不惜一切經濟代價與中國斷絕經貿關係,要麼繼續向中國靠攏,但隨後失去美國的安全保障。儘管今天歐盟看似非常強大,但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試探。法國總統馬克龍預計將於 4 月前往中國,想說服中國改變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不過國立研究型大學高等經濟大學、外交部所屬的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歷史科學博士謝爾蓋·盧佳寧相信,馬克龍只會做做樣子告誡北京。此訪的真正意義在於探討中歐外交和解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