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德國政府官員訪台目的並非加強半導體有關合作

© AFP 2023 / SAM YEH台灣
台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03.2023
關注
評論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歐洲研究負責人胡春春在就德教育部部長訪台一事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此次德國政府官員訪問台灣的目的並不在於加強有關合作,這反映出了當前德國政治的兩面性。德國一直試圖將中國的台海問題國際化。
胡春春表示,在2022年下半年德國政府的自由民主黨已經開始放出風聲,試探打台灣牌,故而此次德教育部部長將訪台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他指出:“就正常的國際交往而言,任何國家、地區、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加強有關合作,都是一件好事。但是此次德國為政府官員訪問台灣尋找藉口,顯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大家都非常清楚他的目的並不在此。這一事件也反映出當前德國政治的兩面性。因為現在美國不遺餘力帶領西方推動世界進入陣營對抗的狀態,在這一背景下德國和歐洲的位置非常尷尬。眾所周知,上一場冷戰的最前線就是德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可能更加清楚冷戰意味著甚麼。這也使得德國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不一定願意陷入新冷戰中。然而受俄烏衝突和地緣政治對抗局勢的影響,德國又不能不表態。”
胡春春表示,在地緣政治衝突的局面下,德國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即西方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對立方則是秩序的破壞者。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是聯合國大會確認的國際關係准則,也是中美、中德建交的政治基礎。但是德國的政府成員公開違反自己號稱維護的國際秩序,同時卻又要求非意識形態陣營的國家必須遵守該秩序,這無疑是自相矛盾的行為。德國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給全球其他研究者怎樣的觀感,恐怕他需要仔細想一想。
他稱,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德國一直試圖將中國的台海問題國際化。不過德國忘記了自己能夠發展成民主典範國家的基本前提是實現了和平統一。在德國冷戰後追求統一的過程中,中國作為非意識形態盟友始終持支持態度,反而德國的意識形態盟友在德國統一問題上意見高度不一致。如果德國不斷將自己的歷史處理方式看作典範並向世界推行,卻忘記了其中的一段歷史,那麼顯然是一個嚴重的歷史盲點。從中國的德國研究者角度來看,這一性質是惡劣的。
他指出,德國國內政治也是因素之一。實際上不同政黨間存在良性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這本來就是西方民主機制的一部分。但是此次自由民主黨打台灣牌,多少存在為吸引政治注意力而產生的劣質政黨競爭因素。自與社會民主黨和綠黨組成聯合政府以來,自由民主黨在整個聯合政府中的位置非常尷尬,尤其是教育和科研部部長瓦青格的口碑非常之差,比如上周其主持的德國教育峰會,16個聯邦州中有14個州都拒絕派代表出席。這種國內政治一塌糊塗,到國際上吸引注意力的做法,完全是民粹主義行為。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部長貝蒂娜•施塔克•瓦青格將訪問台灣,以促進柏林和台北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這將是德部長26年來首次訪問台灣
德國教育及研究部發言人馬丁•克萊尼馬斯週五在政府發佈會上向記者說道:“我可以證實此次訪問,教育部長將對台灣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此行的目的是加強雙方在科學、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他表示,訪問的確切日期尚未確定,本次出訪也與台灣是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和電池生產地有關,德國將致力於促進雙方在該領域加強合作。
據此前報道,台積電傳已選定在德國半導體重鎮德累斯頓設廠,預計2025年起開始生產。
媒體:立陶宛與台灣簽署價值1400萬歐元半導體合作協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1.2023
媒體:立陶宛與台灣簽署價值1400萬歐元半導體合作協議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