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全戰略或放棄“中國威脅”措辭意味著甚麼?

© Sputnik / Zhanna Manukyan日本安全戰略或放棄“中國威脅”措辭意味著甚麼?
日本安全戰略或放棄“中國威脅”措辭意味著甚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8.12.2022
關注
評論
日本對華措辭或變軟,可能與其經濟利益有關;玩弄“威脅”或“挑戰”遊戲,改變不了日本對華政策;美國正推動日本強化與中國對抗。
據共同社援引政府圈內消息,日本政府計劃在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中放棄針對中國軍事活躍“威脅”一詞,選擇新的措辭是“對國際社會的挑戰”。與此同時,消息人士稱,新版戰略中的“威脅”,可能指中國今年8月份的導彈發射。
岸田文雄首相領導的政府可能擔心,在安全戰略中使用“中國威脅”論點會對雙邊關係造成負面影響。顯然,東京認為,更溫和的措辭將支持與北京開展對話的勢頭。今年11月,中日領導人在曼谷3年來首次會晤期間啓動新對話。
中日關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11.2022
中日雙方就穩定和發展雙邊關係達成多項共識
廈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員金向東指出,隨著岸田文雄政治支持度的下降,也許,他希望回歸原來自己的政治理念,即與中國發展關係。

他說:“在日本政治日趨右傾化的環境下,雖然岸田文雄被視為日本自民黨的溫和派,但他上台後也不得不對華採取強硬措施,跟隨美國的政策。包括‘知華派’代表日本外相的政策空間也受到擠壓,對華外交活動基本沒有展開。今年7月岸田文雄領導的自民黨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理論上政權應該非常穩固,但是近來本人的支持率卻不斷下跌。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岸田文雄認為還是有必要按照原來的政治理念,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

專家金向東認為,日本措辭弱化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日本的經濟利益。其中,涉及到美國半導體工業的去中國化政策問題。

他說:“目前,美國對華圍堵領域越來越廣,特別是在經濟和高科技上去中國化。但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中國都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如果他們跟隨美國打壓中國,本國利益無疑會受到傷害。再加上美國為抑制通貨膨脹不斷加息,給其他國家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導致不少美國的盟友都非常不滿。而且在半導體產業的去中國化也觸及了日本、韓國和歐盟的利益,讓他們意識到參與圍堵中國最後會殃及自身。所以日本對華態度的鬆動或許與經濟相關。11月中日兩國領導人舉行會晤,也反應了合作依然是中日關係的大方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泰國曼谷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舉行會晤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8.11.2022
中日領導人為雙邊關係竪燈塔、划紅線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和現代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坦諾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無論文件中使用哪種名詞,只有具體政策才能讓人瞭解到日本的對華戰略。

他說:“這不過是文字遊戲。實質看,文章遊戲改變不了甚麼。日本國家戰略中使用‘威脅’還是‘挑戰’一詞並不重要,應從日本的具體事務看實質。中國當然希望日本不要激化局勢。北京希望日本成為和平和穩定的國家,所有問題通過對話來解決。在中美各個方向對抗加劇背景下,中國的利益在於把日本與美國分開。日本年末計劃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國防計劃指導原則和五年中期國防計劃。這三份文件都圍繞著中國是日本主要威脅制定的。這種威脅已經超越來此朝鮮的威脅。在中國回應佩洛西訪台發射導彈後,這一措辭被更廣泛地使用。”

美國在日本政策中,也在積極支持這一趨勢,實際上,是在推動其與中國對抗。前一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毫無疑問”,對日本政府不久前公佈的2023-2027財年大約43萬億日元國防支出表示歡迎,這大概相當於3140億美元。這要比目前的五年計劃多出50%。
日本官媒指出,日本支出不斷增長,主要用於攻擊敵方領土目標、比如導彈基地軍事能力的研發。前一天,美國已表示支持日本研發遠程打擊工具研發的舉措。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伯傑將軍在華盛頓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日本對自衛能力越有信心,就越有利於“抵消中國的野心”。他指出,面對台灣的緊急情況以及東京可能面臨的任何潛在問題,“日本防禦能力越強,其威懾能力就越大”。
衛星通訊社咨詢的專家們指出,日本新版國防戰略,或首次加入新的涉及台灣的內容。將依據備受北京強烈抗議的七國集團聲明精神,表明對台灣的支持。日本呼籲台灣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背後,其實是在確定“中國可能入侵”台灣。同時,對台灣的威脅,意味著是對日本安全的威脅。顯而易見,中國將強烈反對,把台灣問題納入日本戰略之中。
王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12.2022
王毅:歷史、台灣等問題涉及中日關係政治根基,確保不動搖不越線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