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大選後中韓關係會有變數嗎?

© AP Photo / Ahn Young-joon韓國總統大選後中韓關係會有變數嗎?
韓國總統大選後中韓關係會有變數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2.2022
關注
評論
上周,韓國啓動總統大選。共有14位候選人,其中的翹楚是執政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其主要競爭對手是反對派“國民力量”黨的總統候選人尹錫悅。那麼,韓國總統大選後,中韓關係將有怎樣的走向呢?衛星通訊社專家為你提供預測參考。
根據調查,目前,李在明的支持率是39.1%,而其對手是41.6%。候選人支持率幾乎持平,為3月9日的大選帶來很多變數。
South Korean President Moon Jae-In shakes hands with China's Premier Li Keqiang in Beijing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2.2021
文在寅支持者主張發展對華關係
韓國總統大選通常充滿了莫測,有時,明顯的獲勝者卻成了輸家。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所韓國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沃龍佐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不到最後一刻,很難說出誰是贏家。他同時還強調,主要候選人之間的外交議程差別巨大。
他說:“韓國有關朝鮮問題的民意基本分成兩大陣營,這也體現在候選人的競選綱領中。李在明支持與平壤繼續對話,強化首爾的地區角色,支持韓國在外交和國防政策方面與華盛頓保持距離。他和自己的對手一樣,都認為與美國維持聯盟是不容置疑的。但尹錫悅對美國的政策堅持全面和不容懷疑的支持度,完全忠誠於美國。與李在明相比,尹錫悅在對華和朝鮮方面,要更為強硬和極端。”
“民主派認為,自己是華盛頓和平壤、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最為成功和理想的斡旋者。他們指出,應秉承中等強國立場,這是有益的、有效的,在外交政策方面扮演獨特角色,這點應該珍視。同時,他們的反對派認為,美國在軍事政治聯盟方面是當之無愧領袖,並指出,以美國政策為中心線,對韓國來說,是最佳的和唯一正確的選擇。”
遼寧大學資深教授呂超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韓國大選造勢類似美國,因此,很多有關中國的聲明,首先是以選民為導向。但中韓關係整體發展框架相對穩定,不會受甚麼“政治風向”的影響。
他說:“此次韓國大選比歷屆選舉都更加有吸引力,因為競選期間候選人李在明和尹錫悅是提出了很多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雖然雙方分別就對華關係發表了不少言論,但是考慮到韓國的政治選舉制度是向美國學習的,所以外界普遍認為這些言論都是為了在競選期間拉選票,與美國大選時期總統候選人做承諾的行為相似。”
“我個人認為韓國大選對未來的中韓關係不會產生較大影響,中韓關係也不會在選舉後發生戲劇性的突變。實際上中韓在建交30年後雙邊關係已經步入成熟階段。對韓國而言,所謂‘安保靠美國,經濟靠中國‘’也幾乎成為各個黨派的共識。當然,在一些細節方面新政府可能會有所調整。不過即使在野黨獲勝,在涉及台海等中國底線的問題上,韓國與中國達成的基本共識不會發生改變。”
右翼勢力代表樸槿惠執政期間,中韓關係因韓國境內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而出現嚴重危機。亞歷山大·沃龍佐夫指出,中國的強硬反應使韓國精英清醒,韓國能夠感受到中國的力量與潛力,但不管怎樣,還是出現了 一些不友好的氣氛,尤其在青年人中間。
他說:“如果右翼總統上台,那麼很大的可能是,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中韓關係將不那麼順暢。他們將不會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美國人說甚麼,他們將簽甚麼,比如台灣問題。民主派當政的話,他們的涉台聲明將極為謹慎和低調。”
“但無論是民主派還是右翼力量,中國對他們來說都是主要經濟夥伴,這點是無法逃避的。正如美國是韓國的主要軍事政治聯盟一樣,這是客觀現實。無論政治如何變化,中韓關係只能向前發展。但民主派將更富彈性,比如在向中國提供敏感的高科技組件方面,將構建更為廣泛的產業鏈。”
韓國總統大選已經傳出醜聞。李在明不得不因為兒子賭博道歉,此外,他還被指控,雇傭國家公務人員為妻子當私人助理,允許妻子用自己的公司信用卡套取國家資財。
與此同時,尹錫悅不得不為自己妻子數年前提交教師崗位應聘簡歷中的不實信息表達歉意。另外,在妻子朋友薩滿巫師朋友也積極參加大選消息傳出後,尹錫悅不得不出來解釋。再有,民主派批評政治競爭對手不遵守公共禮儀,在火車上不脫鞋將腳放到座椅上。
中國願與韓國一道,為朝鮮戰爭畫上句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12.2021
中國願與韓國一道,為朝鮮戰爭畫上句號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