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對華關係能提升澳大利亞總理的支持率嗎?
2022年1月31日, 20:51 (更新: 2022年2月7日, 09:01)
© AP Photo / Rick Rycroft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 Австралии Скотт Моррисон на пресс-конференции в Сиднее, Австралия. 27 апреля 2021

© AP Photo / Rick Rycroft
關注
評論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緩和雙邊關係。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希望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提議做出認真回應。他們認為,澳大利亞商界在5月份的議會選舉中將投票支持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中國新任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呼籲讓雙邊關係重回正軌。他在 1 月 26 日澳大利亞國定假日澳大利亞國慶日抵達堪培拉時做出此番表示。這位中國外交官指出,兩國關係正處於“關鍵階段”,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挑戰巨大,潛力巨大”。肖千大使表示,期待與澳大利亞政府及各界朋友加強互動交流。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中心專家阿爾喬姆·加林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新任大使將首先嘗試和解雙方。
他說:“今年是中澳建交50週年。這將有助於中國大使防止進一步惡化。他會努力和解雙方,同時他可能會面臨澳大利亞政府的強烈反對。澳大利亞國防部長最近對來自中國的威脅發表的聲明表明,中國要求緩和的呼籲,並不是許多人沒有聽到,而是不願去這樣做。主要原因之一是承諾支持美國的反華戰略。
“在定於五月舉行的聯邦選舉前夕,有關中國威脅的言論可用作內部政治鬥爭。但是莫里森政府也不能忽視當地華人社區以及商界的立場。這部分選民將投票支持恢復先前的對華關係。現在當地企業明白,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阻礙了他們與中國進行大麥、葡萄酒、龍蝦和許多其他傳統出口產品的貿易。因此,如果選舉後發生政治變化,澳中關係有改善的機會。”
一月最後一天澳大利亞公佈的一項社會調查數據顯示,對政府和總理莫里森表現的支持率已下降至兩三年前的水平。此項調查是為《澳大利亞人報》進行的。雖然主要原因是選民對抗擊疫情措施的不滿,但很可能受訪者對政府及其領導人的政策積壓了很多問題。
澳大利亞總理還未能擺脫對華關係的過度政治化。不久前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他再次指責中國“經濟脅迫”、參與網絡攻擊以及所謂“外國干涉”澳大利亞內政。
儘管如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沈世順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希望澳大利亞能不顧美國的壓力,找到認真對待恢復對華關係的機會。
沈世順專家說:“澳大利亞作為主權國家,又是南太平洋地區的頭號強國,無疑是有能力來處理自己的外交事務。只是受美澳同盟關係的影響,美國會向他施加壓力。至於澳大利亞到底會如何決策,我想其應該會有自己的是非標準和判斷能力,也會從本國利益的角度出發。
“實際上過去幾十年的中澳關係發展史已經證明,中澳關係發展越好,越有利於兩國的互利合作。而且在很多問題上中澳間也有著廣泛的共同合作利益。中方希望與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所有南太國家發展友好關係,而這是存在條件基礎的。特別是在世界疫情尚未結束的背景下,人類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安全威脅,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團結來應對,而不是製造更多的麻煩。
“中方從中澳關係健康發展的角度派出新任大使,呼籲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對此我們希望澳大利亞能夠慎重處理。因為中澳關係友好發展不僅有利於兩國關係和南太平洋地區的穩定,同時也能對中美關係的發展起到示範性作用。”
在未來幾周內澳大利亞將舉辦為期兩天的所謂的外長級印太“四方安全對話“(Quad)。這是澳大利亞政府 1 月 31 日宣佈的,澳政府正在組織這次會議。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表示,在“戰略競爭、對自由國際秩序的威脅和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的條件下,莫里森政府加深了澳大利亞與該地區夥伴的關係。
顯然,這次會議將在今年的四方安全對話中就遏制中國的計劃具體化。這也將是自去年秋天 AUKUS 成立以來四方的首次會議,這意味著它還必須回答如何將這兩個項目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