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析結果顯示荔枝經歷了兩次獨立馴化

© flickr.com / Rubel Miah荔枝(Litchi chinensis)
荔枝(Litchi chinensis)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01.2022
關注
美國、中國、新加坡、法國和加拿大專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讀取了荔枝基因組,獲得的結果有助於培育新品種並解釋荔枝的進化史。
荔枝(Litchi chinensis)屬於無患子科植物。除荔枝外,無患子科還包括其他許多熱帶果樹,例如龍眼、紅毛丹或瓜拉納。
荔枝樹高大且長青,所結果實大小為2.5至4釐米,果皮粗糙,呈粉紅色,包裹著白色果凍狀果肉,通常被說像葡萄和草莓的結合體。荔枝分布在大約二十個國家,而且在很多地區,種植荔枝都是當地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荔枝的主要產地為中國,其次是印度、其他東南亞國家、印度次大陸、馬達加斯加和南非。
關於中國南方種植荔枝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後來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故事。
荔枝樹的結果年限是熱帶和亞熱帶果樹中最長的。最古老的荔枝樹名叫“宋家香”,生長於中國福建省,已有1250 多年的歷史,至今仍在結果。
海南島和雲南省的熱帶雨林以及廣東西部和廣西東部的丘陵地帶長有很多的野生荔枝樹。然而,荔枝的確切起源中心和馴化史一直未知。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李建國及其同事獲取了“妃子笑”荔枝的高質量標準基因組。李建國說:“通過對野生和栽培的荔枝品種進行測序和分析,我們能夠追溯荔枝的起源和馴化歷史。我們證明,極早熟和晚熟的栽培品種分別來自雲南和海南的獨立人類馴化事件。”
專家建議成人每日吃荔枝不宜超過十顆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1.06.2021
專家建議成人每日吃荔枝不宜超過十顆
野生荔枝起源於雲南,向東向南傳播至海南島,然後在兩地得到了獨立馴化。在雲南,人們開始栽培特早熟品種,而海南島的野生荔枝經過馴化則產生了晚熟性狀。最後,兩地品種發生雜交,形成的一些雜交品種到今天依然很受歡迎,包括妃子笑。這些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暫不清楚。但專家推測,雲南和海南品種的進化分歧出現在馴化之前,可能是在18000年前。
此外,專家還發現了一個特定的遺傳變體,即一段被刪除的基因組片段,它可用作簡單的生物標記,來篩選具有不同開花時間的荔枝品種,為將來的育種計劃做出重要貢獻。
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