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20104/1036942870.html
專家:中俄兩國鋼鐵行業可在國際產能、低碳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
專家:中俄兩國鋼鐵行業可在國際產能、低碳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4日電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是全球第4大產鋼國,資源優勢突出,中俄可在礦產資源、國際產能、低碳發展、技術人才等方面進行合作。 2022年1月4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2-01-04T12:32+0800
2022-01-04T12:32+0800
2022-01-26T05:26+0800
俄中關係
鋼鐵
鋼鐵行業
中國
俄羅斯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155/96/1031559640_0:0:2671:1503_1920x0_80_0_0_ffa15514c7d1b94a712de050bd911157.jpg
李新創認為,俄羅斯是全球第4大產鋼國,2020年粗鋼產量達到7340萬噸,與其他國家相比發展鋼鐵優勢明顯。他說,一是資源優勢突出。俄羅斯地大物博,已查明的黑色金屬礦和合金金屬礦資源儲量豐富,完全能夠滿足國內鋼鐵行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顯示,俄羅斯鐵礦石儲量250億噸、含鐵量140億噸,分別佔世界的14.7%和17.3%。二是能源優勢明顯。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種類多、儲量大,是世界第三大產油國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煤炭儲量1600多億噸,全球第二,是世界上少數自然資源完全能夠自給自足並且出口的國家。因此,俄羅斯發展鋼鐵在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三是技術人才優勢。俄羅斯鋼鐵工業起步早,發展歷史悠久,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人才積累。此外,俄羅斯國內市場容量較大,2020年俄羅斯鋼材表觀消費量4250萬噸,主要集中於建築、機械、汽車、能源等領域,俄羅斯未來發展仍將給本國鋼鐵工業發展帶來機遇。因此,專家表示,中國與俄羅斯毗鄰,兩國合作有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鋼鐵行業之間合作空間大、前景好。中俄兩國鋼鐵行業可在多方面進行合作。他認為,一是在礦產資源合作方面。他說,俄羅斯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每年出口量達到2000多萬噸,是中國第9大鐵礦石進口來源國;2020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鐵礦石1264萬噸;但受制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基礎設施薄弱、中俄通關能力以及運輸成本,近年兩國鐵礦石貿易量一直未有大幅提升,未來如果能解決以上問題,兩國在礦山開發、鐵礦貿易方面的合作潛力巨大。二是國際產能合作方面。他表示,隨著中蒙俄經濟走廊、“北極航道”、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等建設深入推進,中俄在能源領域、5G及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領域、機械及汽車領域,合作將更加密切,未來雙方可以考慮,開展國際鋼鐵產能合作,共建以鋼鐵為主體、各產業協同發展的中俄友好產業園區。三是低碳發展方面的合作。專家指出,中俄兩國鋼鐵業應加強非高爐煉鐵、氫冶金等低碳冶金技術的開發合作,協作共同開發儲能和CCUS等技術。此外,俄羅斯計劃於2022年啓動碳交易市場,屆時將建立碳交易登記系統並與部分國家進行碳交易談判,而中國已於2021年7月啓動全國碳交易市場,中俄兩國可在打通雙方碳交易市場的機制上開展合作,適度逐步擴大碳交易市場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四是技術人才方面的合作。李新創表示,可以通過共同開展技術交流會議、專業人才培訓、人才互換交流等方式,促進兩國在鋼鐵技術、人才領域的交流合作。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0320/1033312727.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0729/1034167211.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11216/1034984324.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2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155/96/1031559640_0:0:2671:2003_1920x0_80_0_0_61f8f7c546cc3ab351e4b5b2984f3f4d.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俄中關係, 鋼鐵, 鋼鐵行業, 中國, 俄羅斯
專家:中俄兩國鋼鐵行業可在國際產能、低碳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
2022年1月4日, 12:32 (更新: 2022年1月26日, 05:26)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4日電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是全球第4大產鋼國,資源優勢突出,中俄可在礦產資源、國際產能、低碳發展、技術人才等方面進行合作。
李新創認為,俄羅斯是全球第4大產鋼國,2020年粗鋼產量達到7340萬噸,與其他國家相比發展鋼鐵優勢明顯。
他說,一是資源優勢突出。俄羅斯地大物博,已查明的黑色金屬礦和合金金屬礦資源儲量豐富,完全能夠滿足國內鋼鐵行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顯示,俄羅斯鐵礦石儲量250億噸、含鐵量140億噸,分別佔世界的14.7%和17.3%。
二是能源優勢明顯。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種類多、儲量大,是世界第三大產油國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煤炭儲量1600多億噸,全球第二,是世界上少數自然資源完全能夠自給自足並且出口的國家。因此,俄羅斯發展鋼鐵在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三是技術人才優勢。俄羅斯鋼鐵工業起步早,發展歷史悠久,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人才積累。此外,俄羅斯國內市場容量較大,2020年俄羅斯鋼材表觀消費量4250萬噸,主要集中於建築、機械、汽車、能源等領域,俄羅斯未來發展仍將給本國鋼鐵工業發展帶來機遇。
因此,專家表示,
中國與俄羅斯毗鄰,兩國合作有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鋼鐵行業之間合作空間大、前景好。中俄兩國鋼鐵行業可在多方面進行合作。
他認為,一是在礦產資源合作方面。他說,俄羅斯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每年出口量達到2000多萬噸,是中國第9大鐵礦石進口來源國;2020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鐵礦石1264萬噸;但受制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基礎設施薄弱、中俄通關能力以及運輸成本,近年兩國鐵礦石貿易量一直未有大幅提升,未來如果能解決以上問題,兩國在礦山開發、鐵礦貿易方面的合作潛力巨大。
二是國際產能合作方面。他表示,隨著中蒙俄經濟走廊、“北極航道”、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等建設深入推進,中俄在能源領域、5G及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領域、機械及汽車領域,合作將更加密切,未來雙方可以考慮,開展國際鋼鐵產能合作,共建以鋼鐵為主體、各產業協同發展的中俄友好產業園區。
三是低碳發展方面的合作。專家指出,中俄兩國鋼鐵業應加強非高爐煉鐵、氫冶金等低碳冶金技術的開發合作,協作共同開發儲能和CCUS等技術。此外,俄羅斯計劃於2022年啓動碳交易市場,屆時將建立碳交易登記系統並與部分國家進行碳交易談判,而中國已於2021年7月啓動全國碳交易市場,中俄兩國可在打通雙方碳交易市場的機制上開展合作,適度逐步擴大碳交易市場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四是技術人才方面的合作。李新創表示,可以通過共同開展技術交流會議、專業人才培訓、人才互換交流等方式,促進兩國在鋼鐵技術、人才領域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