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仍押注中國

© AFP 2023 / PHILIP PACHECOИлон Маск
Илон Маск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9.2021
關注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稱中國為電動汽車的主要市場。他贊揚中國實現工業數字化的能力,並承諾增加對華投資。儘管特斯拉在中國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零部件短缺和消費者的抱怨,但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繼續主導著中國市場。不過中國製造商正緊隨其後,其力量對比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Завоз новых автомобилей Tesla на завод в Шанха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8.09.2021
特斯拉已在華建立數據中心 存儲中國業務產生的所有數據
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斯克在網上重申特斯拉將加大對華投資。他說,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中國政府正在投入大量資源加快數字化進程並將新技術引入生產,包括電動汽車。埃隆·馬斯克稱贊中國在個人數據保護領域的新法。這位億萬富翁強調,中國公司嚴格依法經營。他特別強調,有關中國用戶的所有數據都只存儲在中國。

埃隆·馬斯克努力保持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地位並不奇怪。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巨大需求,該公司在上海開設了美國以外的第一家工廠。2020 年儘管爆發了 COVID-19 大流行,但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仍增長了 8%。結果在中國一年銷售了 130 萬輛電動汽車——佔全球銷量的 41%。而且市場還遠未飽和。如果說上一年電動汽車在中國汽車總銷量中的比重為6.3%,那麼今年上半年,電動汽車佔汽車總銷量的比重已升至10%。

據多方估計,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的建設投資高達20億美元。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中資銀行的貸款。對中國政府來說,當然不想錯過吸引投資和發展高科技電動汽車生產的機會。特斯拉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中國開設自己全資企業而無需與當地合作夥伴合資的海外汽車製造商。目前上海工廠生產Model 3和Model Y,工廠設計產能高達50萬輛/年。

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步是成功的。汽車銷量每季度都在增長。但後來公司開始在中國市場遇到一些困難。今年春天上海車展期間,一位不滿的特斯拉客戶爬上了一輛展車的車頂。她公開指責該公司生產不合格產品。她說自己出了車禍是因為特斯拉剎車有問題。她抱怨該公司沒有以任何方式回應投訴。很快中國媒體開始陸續出現有關特斯拉汽車在中國不同地區發生事故的報道。事故可能是由於汽車的技術問題。但目前官方還沒有確認剎車有甚麼問題。然而這些事件引起了中國監管機構的關注,他們提醒美國汽車製造商必須遵守當地法律,尊重消費者權益。另一件同樣影響特斯拉在中國形象的事件是,出於對用戶個人數據安全的擔憂,中國軍方禁止使用汽車。這些事件發生後,馬斯克一再重申,特斯拉嚴格遵守中國法律,將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

Электромобиль GAC Aion Y н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й выставке в Шанха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9.2021
中國鼓勵新能源車企兼並重組做大做強
零部件供應鏈出現了一些困難。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汽車生產放緩,不僅是由於全球芯片短缺,而且由於臨近冬季中國電力供應不足。例如,位於江蘇、廣東、吉林和黑龍江的一些特斯拉供應商報告稱,根據當地政府的命令,他們被迫停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能源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問題,首先是由於電力需求的季節性激增,其次是由於中國希望減少碳排放。

許勤華主任說:“當前電力出現暫時性短缺,歷史上也經常發生,但是這並不說明中國的整體電力短缺。如果使用‘電力短缺’這類詞彙,從學者的角度來看存在誤導性。因為電力的暫時性短缺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比如我國下決心達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就需要調整一些電力發電的配額量,那麼轉型過程中無疑是會出現陣痛效果的。再加上後疫情時期經濟開始復蘇,需求量也有所增加,這些都是疊加效應結果。”

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中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說特斯拉曾經是高品質電動汽車市場的唯一先驅——這裡不考慮電動馬達功率儲備小的小型汽車製造商,那麼現在強大的中國競爭對手正在這個細分市場中湧現。例如,去年首次亮相的小鵬 P7 的續航里程比其直接競爭對手 Model 3 略大,而價格則略低,為36627 美元,前者則為38450 美元。特斯拉的另一個競爭對手 Nio ET7 是已經將自己定位為 Model S 的競爭對手。但它在中國幾乎便宜一半,為 448000 元,而豪華特斯拉則為 799000 元。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對馬斯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儘管如此,許勤華專家仍然相信,未來幾年特斯拉很可能仍是無可爭議的領頭羊。

許勤華專家說:“如果將特斯拉和小鵬、蔚來等中國企業放在競爭關係的位置上,我認為也沒有錯,畢竟未來大家的技術應該是要進行一個PK。雖然特斯拉技術的起點較高,投資和創新持續的時間較久長,但是本土車企的技術在不斷上升,同時他們也更瞭解本土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和支持技術進一步創新的基礎。因此總體來看,我個人比較看好本土企業的發展潛力。我認為在可預見的幾年中,特斯拉仍然能夠保持領先的優勢,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設計方面。今後特斯拉無疑也會繼續調整自己的發展模式、提升科創能力以保持頭部領先地位。不過如果在國內和國際大家能夠實現一種共贏,而不是只想著去覆蓋,我覺得可能會更好。畢竟當前整個世界都處於大轉型的過程中,在創新方面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

中國蔚來能成功擠壓特斯拉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8.2021
中國蔚來能成功擠壓特斯拉嗎?
對於中國來說,電動汽車時代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機遇。儘管中國汽車製造商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在傳統內燃機汽車的生產方面,中國汽車製造商未能贏得與世界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在這些技術上,中國工業已經無可輓回地落後了。但在電動汽車方面,中國具有競爭優勢,有機會在全球汽車行業佔據領先地位。

首先,中國企業是全球鋰市場的最大參與者。它是生產電動汽車所需的可充電電池的關鍵部件。中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CATL)去年汽車電池產量以26.1%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韓國的 LG 化學緊隨其後,市場份額幾乎相同。緊隨其後的是松下、三星、比亞迪。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2019年中國佔全球電動汽車鋰電池總產能的73%。

中國市場具有吸引力的第二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建設新基礎設施,其中包括電動汽車充電站。 2019年中國已經有超過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充電站數量位居第二的歐盟計劃在 2025 年之前達到 100 萬個大關。去年中國新增了 284000 個電動汽車充電點。可見中國政府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努力對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電動汽車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的主要障礙——充電站基礎設施的缺乏——在中國已經被清除。

最後,與特斯拉不同的是,中國公司渴望通過新產品進入市場,從而顯著改善擁有電動汽車的用戶體驗。事實上,即使存在龐大的充電站網絡,為電池充電的過程也比灌滿普通汽車油箱長得多。中國製造商也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蔚來率先開發和推進了快速電池互換技術。另一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最近宣佈開發相同的技術。該公司承諾到 2025 年在汽車中建造 5000 個快速電池更換站。如果這個想法成功,使用電動汽車將和使用內燃機的汽車一樣方便。面對此種情況,特斯拉將不得不推出新技術以保留中國消費者對它的熱衷。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