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羅夫在遠東聯邦大學發表演講時稱,“我們日方同仁經常說希望盡快推進締結和平條約,其實他們完全將條約看作是解決所謂領土問題的一個形式,而這一問題對我們來說並不存在。”
他解釋稱,“但是,簽署和平條約當然也是不錯的,儘管我們本來就已經與日本完全和平相處,擁有全面外交關係,並且按已建立的雙邊合作機制進行定期接觸,因此傳統意義上的和平條約即使形式上不存在,卻也甚麼都不妨礙。”
俄外長提到,俄羅斯向日本提議簽署“面向未來並將全面保證我們在經濟、人道主義領域和外交方面合作的和平條約,即旨在建立夥伴關係的條約”。他表示,“只是寫上我們不交戰,這是可笑的。”
拉夫羅夫最後稱,“日方收到我們的提議,他們對引正在考慮。”
二戰結束後俄日一直沒有簽署和平條約,這為兩國關係蒙上了長期陰影。1956年雙方簽署《蘇日共同宣言》,蘇聯同意在簽署和平條約後考慮向日本移交齒舞和色丹兩島的可能性,但並未提及國後島和擇捉島。日本認為該文件只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並以1855年俄日簽訂的雙邊貿易邊界條約為依據,把歸還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島作為簽署和平條約的條件,隨後的談判沒有任何結果。莫斯科的立場是,南千島群島已根據二戰結果併入蘇聯版圖,俄方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同時,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兩國政府已開始在南千島群島實施聯合經濟活動項目,但疫情大流行和各國隔離措施使相關計劃沒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