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表示:"在籌備確保人類長時間飛赴月球和太陽系行星的技術的框架下,俄國家航天集團向俄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提議重新確定生物科學設備"Bion-M"2號的飛行計劃方向,以便獲得有關在地球磁場外長時間飛行對生物和有機體造成影響的寶貴數據,從而開始對乘組人員為遠程太空飛行進行醫學和生物培訓。"
消息人士證實,2月2日在莫斯科對這一提議進行了討論。應於一個月內作出決定。
據他表示,這指的是此前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提出的"方舟"項目,在該項目下擬於2024年將航天器發射到距地球上空2萬公里的軌道上,歷時四個星期,以便進行空間生物學、生理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由於該項目不在聯邦太空計劃中,因此建議更改此前計劃於2023年進行的"Bion-M" 2號科學任務。在此任務框架下,計劃將動植物(鼠、爬行動物、昆蟲、植物和微生物)送往距地球上空800公里高處,即行星內輻射帶開始的地方,時間1個月。而外輻射帶位於超1.7萬公里高處,建議將"方舟"號發往那裡。被俘獲的來自太空和太陽的重帶電粒子聚集在輻射帶中,其能夠"破壞" DNA和微電子技術。因此,地球磁層中包含的內外輻射帶可以保護生命體免受宇宙輻射。
目前沒有已被證實的有關生物在地球輻射帶外長期停留的實驗數據。美國"阿波羅-17"飛船的乘組人員實現了人類從發射到著落在地球外飛行最長時間。宇航員們在太空飛行和月球上共度過了12.5個晝夜。蘇聯"探測器-5"號飛船飛行了6.5個晝夜,飛船上攜帶的海龜成為首個繞月飛行的生物。"探測器-6"和"探測器-7"持續飛行多達7天。
消息人士表示:"擬使用新的"聯盟-5"運載火箭在其飛行試驗框架下發射這一設備。"此前消息稱,"聯盟-5"火箭計劃於2023年底在飛行試驗框架下執行首次發射。到2025年(含)前,計劃在試驗框架下共執行三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