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寬涉及此類高科技產品出口的法規之後,美國可能會在本週宣佈出售首批先進無人機。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會已經清除了限制出口的一個主要障礙,向台灣出售四架“海上衛士”(MQ-9 SeaGuardian)無人機正處在審批階段。與這些執行打擊任務的無人偵察機一起,還將為台灣提供相應的地面站和一整套人員培訓服務。這筆交易價值6億美元。
總體而言,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必須同時向美國支付數筆軍事訂單,總額達50億美元。台灣當局必須為與盟友發展關係付出高昂代價。即使是一些亞洲大國有時也難以承受。例如,11月3日《今日印度》報道稱,由於高昂的採購價格和維護成本,印度叫停了斥資30億美元購買30架美國戰鬥無人機的大筆訂單。而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生產的首批6架MQ-9B SkyGuardians無人機(與台灣交易一樣)本應在未來幾個月交付。美國人為六架無人機要價6億美元。印度現在最多能做的就是考慮能否租用兩架這種改型的無人機三年,以培訓印度人員。
美國出口的“雙重標準”
今年夏天美國政府加強了對華為的制裁,進而使得該公司幾乎不可能從美國合作夥伴那裡購買芯片和其他必要組件。美國還逼迫全球最大芯片合同製造商——台灣的台積電(TSMC)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教授奧列格·馬特維切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操縱出口管制規則是美國地緣政治的一部分。他說:
“向中國出口美國高科技產品被禁止。特朗普對中國發動了一場貿易戰,這意味著正在採取各種限制措施,以確保敵人的技術落後。高科技設備僅出售給包括台灣在內的美國盟友,而中國大陸則被認為是敵人。美國將技術出口用作繼續對華混合貿易戰的工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封鎖以及用現代高科技武器裝備台灣,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兩個組成部分。時殷弘教授說:
“美國在高技術方面嚴厲封鎖中國,是為了阻止中國獲得戰略軍事優勢和高科技優勢,可以說這是美國對華政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今年七月份開始,美國先是批准對台出售66架F-16V戰鬥機,隨後又接二連三宣佈向台出售一系列的先進武器裝備,包括空對地導彈、反艦導彈、無人機等,目的在於美國需要加強台灣軍隊的抵抗能力,使台灣在遭遇大陸大規模軍事進攻的時候能夠抵抗更長的時間,以便美國可以完成軍事干涉的法律程序和社會輿論動員。從特朗普政府、台灣蔡英文當局、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印太司令部的角度來看,這都是非常切實的需要,是一環扣一環的行動,也是對華基本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減少美國有針對性地收緊出口管制的影響,而不依賴於美國的技術和供應商,華為正在考慮在上海啓動自己的芯片生產,英國《金融時報》 11月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 除了用於電信基礎設施的產品,這家新廠還將生產用於智能電視和物聯網設備的芯片。